诉衷情令 · 宝月山作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

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形式:

诗词简介

《诉衷情令·宝月山作》是北宋词人仲殊所写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西湖清波门附近的美景,并其中寄寓了自己洒脱旷达的襟怀和自从容的行止。词之上片写嫣然独绝的湖畔春景,以表现动态美见胜,作者将春色之丽写得荡人心魂,美不胜收。下片点出寺宇阒寂、僧寮清幽的场景,仿佛把人带进一个红尘不到的世界。这首词神清韵远,从容自在,上下两片,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颇具珠联璧合之妙。

翻译

清波门外和风吹拂,掀动着人的衣带,杨花纷飞殷勤相送。又到了西湖暮春傍晚,水边花树上群莺乱啼。

寺院清幽,帘帐低垂,刚乘着夜色把家回。钟声已经响过,篆香刚刚点起,月光正照在院门前。

注释

诉衷情令:又名《一丝风》、《渔父家风》。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三平韵。注意不应与唐教坊曲名《诉衷情》混淆。

宝月山:在杭州城外,与清波门相近。

清波门:在杭州西南,靠近西湖,为游赏佳处。拥轻衣:指穿着薄薄的春装。

杨花:即柳絮。

帘帏(wéi):即帘帐。

钟声:撞钟击鼓,为佛门早晚必行的功课。

篆(zhuàn)香:状似篆文字形的盘香。

评注

宋·严羽《沧浪诗话》:“羚羊挂角,无迹可求;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笃文《红袖添香婉约词》:“神清韵远,小令中逸品。‘拥’字工炼,有一种清风动快、衣带飘然的情致。‘钟声’三句,从容自在,一片化机,真是妙到毫巅了。”

收录诗词(89)

仲殊(宋)

仲殊简介

宋僧。安州人。俗姓张,名挥,字师利。常游姑苏,能文善诗。初为士人,其妻以药毒之,遂弃家为僧。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时食蜜解毒,自云嗜蜜,人称蜜殊。与苏轼友善。后自缢于枇杷树下。有《宝月集》。

相关古诗词

南柯子 · 忆旧

宋代-仲殊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年时沽酒那人家?

形式:

南歌子

宋代-仲殊

解舞清平乐,如今说向谁。红炉片雪上钳锤。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

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蟠桃已是着花迟。不向春风一笑、待何时。

形式:

踏莎行

宋代-仲殊

浓润侵衣,暗香飘砌。雨中花色添憔悴。凤鞋湿透立多时,不言不语厌厌地。

眉上新愁,手中文字。因何不倩鳞鸿寄。想伊只诉薄情人,官中谁管闲公事。

形式:

金蕉叶

宋代-仲殊

丛霄逸韵祥烟渺。摇金翠、玲珑三岛。地控全吴,山横旧楚春来早。千里断云芳草。

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铁瓮城头,一声画角吹残照。带夜潮来到。

形式:

定风波 · 独登多景楼

宋代-仲殊

花戟云幡拥上方。画帘风细度春香。银色界前多远景。人静。铁城西面又斜阳。

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故里无家归去懒。伤远。年华满眼多凄凉。

形式:

蝶恋花

宋代-仲殊

北固山前波浪远。铁瓮城头,画角残声短。促酒溅金催小宴。灯摇蜡焰香风软。

落日烟霞晴满眼。欲仗丹青,巧笔彤牙管。解写伊川山色浅。谁能画得江天晚。

形式:

忆江南 · 其一瓮城

宋代-仲殊

南徐好,鼓角乱云中。金地浮山星两点,铁城横锁瓮三重。开国旧夸雄。

春过后,佳气荡晴空。渌水画桥沽酒市,清江晚渡落花风。千古夕阳红。

形式:

失调名

宋代-仲殊

潇潇暮雨,梨花寒食。

形式:

念奴娇

宋代-仲殊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凉生商素。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绛采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

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苦。雪艳冰肌羞淡泊,偷把胭脂匀注。媚脸笼霞,芳心泣露,不肯为云雨。金波影里,为谁长恁凝伫。

形式:

蓦山溪

宋代-仲殊

年芳已远,凉夏疏疏雨。菊占此时开,背佳期、清秋何处。滴成金豆,弹破栗文圆,临水槛,倚风亭,全胜东篱暮。

茱萸未结,谁是多情侣。菖叶与葵花,也相饶、也□羞妒。主人着意,何必念登高,浮酒面,解烦襟,消尽当筵暑。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