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首题画诗是诗人早年应朋友邀请《秋江独钓图》题诗。这首诗应画中的意境,巧妙的嵌入九个“一”,描写了秋江边渔人独钓的逍遥景象。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前两句近乎白描,后两旬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
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蓑(suō)笠:蓑衣、笠帽。用草编织成的古时渔家、农民的防雨草衣。笠,用竹篾或芦秆篾片编织的帽子,也是渔家、农民防日晒、防雨淋的帽子。
扁舟:小船。
丝纶(lún):即丝织编成的钓鱼的绳子。
樽(zūn):酒杯。
原名王士禛,赐名士祯,字子眞,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五年(西元一六五八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西元一七〇四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牧斋之后主盟诗坛,与朱竹垞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
晓上江楼最上层,去帆婀娜意难胜。
白沙亭下潮千尺,直送离心到秣陵。
夜来微雨歇,河汉在西堂。
萤火出深碧,池荷闻暗香。
开窗邻竹树,高枕忆沧浪。
此夕南枝鸟,无因到故乡。
连雨胶河涨,新晴路始开。
书凭双鲤至,秋带一僧来。
煮茗烟迷竹,谈经月上台。
不堪追往事,山径锁荒苔。
庐南万古峡,常有野云封。
朝来雷雨过,白日下飞龙。
萧条秋雨夕,苍茫楚江晦。
时见一舟行,蒙蒙水云外。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今有东风太狡狯,弄晴作雨遣春来。
江梅一夜落红雪,便有夭桃无数开。
东风花事到江城,早有人家唤卖饧。
他日相思忘不得,平山堂下五清明。
三月韶光画不成,寻春步屟可怜生。
青芜不见隋宫殿,一种垂杨万古情。
山郡逢春复乍晴,陂塘分出几泉清?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