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峨紫石峰,迸泉泻天半。
下有汤泉口,濆沸然垆炭。
阴阳交剂和,凉温互输灌。
暄暖便䘠濯,清冷宜靧盥。
立象徵明夷,流恶类奔窜。
蒸池匪槛涌,瀵魁徒澶漫。
天为汤沐赐,神用阴火熯。
不数硫黄觕,肯比礜石潬。
惟昔轩辕帝,在宥天下乱。
神丹内服食,灵泉外烹煅。
一浴肌理皴,七日毛髓换。
龙来云翕集,凤吹雾消散。
浆露玉壶凝,冠履珠函贯。
至今石壁题,隐隐南山矸。
我来值春晚,桃花汤涣澜。
香风解烦酲,蒸气淟微汗。
咽嗽绿肠净,拂拭紫络粲。
原宪肿可差,皇甫痹应涣。
陆浑火焚灼,焦原势糜烂。
未能除人痾,安用涤身痯。
谁把浮丘袖,永怀玉女姅。
执热竟何云,晞发起长叹。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