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图

此石有古意,此泉无新声。

此松生来已千岁,岁寒三老同为盟。

我昔西上昆崙顶,濯足沧浪千万顷。

东看秦岭五大夫,枯枝乱走苍虬影。

归来貌作三老图,生绡一幅云模糊。

有时挂向素壁上,胸中一点尘氛无。

形式:
收录诗词(48)

刘珝(明)

刘珝简介

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相关古诗词

一鹭图

明朝-刘珝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形式:

松径秋声

明朝-刘珝

紫苔绕径尘无迹,郁郁高松挺秋碧。

金气正骄风满林,浑如万壑波涛激。

又如晓日蛟龙吟,翠云荡漾江中心。

倏忽风微更堪听,冰弦操出重华音。

蓬莱宫阙五云渺,鸣鹤寥寥动琼岛。

鸾舆时作灵台游,应喜秋光在林杪。

风停声歇天宇清,政成刑措当升平。

玉署小臣拜恩诏,作诗愧比欧阳生。

形式:

中秋赏桂

明朝-刘珝

秋风瑟瑟天宇清,三五良宵秋气平。

嫦娥捧出玉台镜,山河大地增光明。

广寒仿佛开宫殿,桂影团团月中见。

霓裳一曲声珊珊,疑是瑶池启华宴。

银蟾散彩流霞觞,金粟万斛来天香。

清景邀人不成寐,诗成月落参低昂。

吁嗟仙种自开辟,分付嫦娥好培植。

莫遣吴刚得浪侵,留取清芬播无极。

形式:

夜月闻砧

明朝-刘珝

八月九月秋气高,长林落木风萧萧。

白苎秋深不堪著,轻寒欲试新剪刀。

城头霜飞露华湿,城下寒蛩啼更急。

当户谁家捣练声,风高不碍重城入。

千杵万杵声未停,已知力倦心怦怦。

天清月冷几人语,塞北江南今夜情。

不怨捣衣寒苦早,惟愿着衣人不老。

万里归来未有期,昨日官家颁絮袄。

形式:

海子观鱼

明朝-刘珝

太液春回冰欲泮,东风暗卷流澌散。

赤栏桥外新雨过,巨浸微茫接银汉。

晓日晴分蘋藻烟,落红荡漾随清涟。

游鱼作队不可数,与波上下情悠然。

波间泼泼鳣与鲔,亦有鲦鲿兼鰋鲤。

皇心见之良独怡,更命瑶床近寒泚。

太平时节生意多,物情应与人心和。

周文沼上乐于牣,千载灵台同此歌。

形式:

松亭避暑

明朝-刘珝

烛龙南来正亭午,赫赫炎威遍海宇。

洞门任是絺绤轻,挥扇难胜汗如雨。

维时凤辇出彤闱,一亭暂憩光霏微。

阴森五鬣摇朱户,满前忽讶苍龙飞。

清风时从天外起,清气重添绿阴里。

凭轩顿觉炎焰消,襟抱倏然凉似水。

玉壶澄澈泻冰浆,沉李浮瓜兴味长。

愿裁巨干成大厦,尽庇四海俱清凉。

形式:

夏日即事

明朝-刘珝

紫禁沈沈清昼永,天上蓬瀛隔尘境。

春风披拂万年枝,玉砌葵花倾日影。

九重勤政念群臣,亲见恩波出内频。

彩缕五文颁焕烂,朱樱万颗赐圆匀。

荷开太液香迎辂,几点闲鸥纡圣顾。

词林拟献清暑歌,尚方又进金茎露。

小臣饱食荷恩光,正忆锄禾农父忙。

田间翘首望霖雨,愿借天瓢洒万方。

形式:

山水画

明朝-刘珝

江上好山开画屏,山上古木参空青。

飞流直下几千尺,征鸿南去秋冥冥。

津口谁人远呼渡,桂楫摇摇那肯顾。

飘然谢却利名场,海阔天高何所慕。

君不见轮蹄衮衮红尘中,五侯七贵徒其雄。

何如此客沧江上,一曲高歌山水风。

形式:

王舜耕山水送任章南游

明朝-刘珝

世传南亩丹青好,笔底天机不草草。

叠嶂层峦点染间,咫尺芙蓉插晴昊。

白云涨雪落溪中,溪流宛与仙源通。

波光水色互掩映,烟霏雾霭纷蒙蒙。

鸡不鸣兮犬不吠,山人不识王侯贵。

茅檐旭日上三竿,借问此时曾起未。

一声啼鸟春昼长,门前绿树森成行。

竹篱苔径轮蹄绝,临风坐落松花香。

蒲东任君有高致,此景分明在胸次。

人间山水已熟看,只今又欲浮淮泗。

淮南山水天下奇,我生时时梦见之。

少年失脚红尘里,纵有高怀何所施。

几时得共任君约,西上昆崙东岱岳。

沧溟滟滪遍遨游,半世尘缨须净濯。

形式:

山水秋景

明朝-刘珝

银河倒挂青山顶,苍虬偃卧芙蓉冷。

烟峦深处起楼台,双双人在蓬莱境。

我观斯人非避秦,韬辉伏耀全天真。

盍簪爱话无生事,恐教名利萦兹身。

霜叶林边秋色映,桂花香里行厨净。

弹琴惟取古为音,漉酒还将清比圣。

逍遥此乐人间稀,洁已由来世所讥。

只今四海皆乐土,不羡羊裘钓石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