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词是作者在平山堂送别友人刘原甫时所作。平山堂是作者守扬州时所建,几年后重上平山堂,借酬赠友人之机,追忆起过去的豪迈生活:挥笔著书,赋文逾万字,饮宴堂上,千杯不醉。全词写出了作者意在山水之间的情感,塑造了一个风流儒雅、豪放达观的「文章太守」形象。词风豪放,在欧词中极为少见,对后来东坡的豪放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翻译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有似无。我在堂前亲手栽种的那棵柳树啊,离别后又过了几个春光。

这位爱好写文章的太守,下笔就是万言,一饮千杯很豪爽。趁现在年轻赶快行乐吧,您看那坐在酒樽前的老头已白发苍苍。

注释

朝中措:词牌名。宋以前旧曲,又名《照江梅》、《芙蓉曲》。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後片两平韵。

刘仲原甫:当指刘敞。庆历进士,曾官知制诰、集贤院学士等,是欧阳文忠的年辈稍晚的朋友。

维扬:扬州的别称。

平山:即平山堂,为欧阳文忠任扬州知州时所修建,后成为扬州名胜。

「山色有无中」句:此处借用王摩诘《江汉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句意。

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文忠曾亲手种下杨柳树。

别来:分别以来。当时作者离开扬州大约八年。

文章太守:作者当年知扬州府时,以文章名冠天下,故自称「文章太守」。一说「文章太守」是作者用以指刘原甫。太守,汉代官名,即宋代的知州。

挥毫万字:挥笔赋诗作文多达万字。

千钟:饮酒千杯。钟,古代酒器。

直须:就该、正应当。

尊:通「樽」,酒杯。

衰翁:词人自称。当时作者五十岁。

评注

宋·严有翼《艺苑雌黄》: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谓永叔短视,故云「山色有无中」。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山色有无(中),非烟雨不能然也。

宋·魏菊庄《菊庄词话》:「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平山堂望江左诸山甚近,或以为永叔短视,故云。东坡笑之。因赋快哉亭道其事云:「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盖山色有无,非烟雨不能然也。

明末清初·曹顾菴《南溪词》:读欧公《朝中措》,如见公之「须眉生动,偕游于千载之上也」。

清·刘融斋《艺概》:词有尚风,有尚骨,欧公《朝中措》云:「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东坡《雨中花慢》云:「髙会聊追短景,清商不假馀妍。」孰风孰骨可辨。

清·黄苏《蓼园词选》:(「行乐直须年少」句)按,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无事不须在少年努力者。现身说法,神采奕奕动人。

清·沈约斋《论词随笔》:用成语,贵浑成脱化,如出诸已。贺方回「旧游梦挂碧云边,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用薛玄卿句,欧阳永叔「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用王摩诘句,均妙。

收录诗词(1217)

欧阳修(宋)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令

宋代-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形式:

醉翁亭记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形式:

新五代史 · 伶官传序

宋代-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形式:

玉楼春 · 别后不知君远近

宋代-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形式:

诉衷情令

宋代-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形式:

生查子 · 元夕

宋代-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形式:

蝶恋花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形式:

渔家傲 · 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形式:

采桑子

宋代-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形式:

玉楼春

宋代-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