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侯厌官端学道,莽莽长髯怒春草。
筑屋江头虚钓竿,咨嗟拚向西湖老。
一舸箭激不过我,快攫云岚满怀抱。
涌金门外颇黎盆,手摇大扇落晴昊。
三潭芰荷甲天下,笑面孤山作蓬岛。
搜幽揽怪吟大句,十日游寻迹如扫。
裙屐风流爪觜存,遮邀顿被官长恼。
腐肠羹胔列冠佩,颦蹙逃去真绝倒。
临别汲得虎跑泉,载以大瓮拨萍藻。
撄心生死齐物论,始觉亲朋无丑好。
公然乘兴访安道,白水盟衷嘲栲栳。
余犹屈曲自世间,踊跃开缄救吻燥。
祇怜画舫眠食地,廿年残梦啼莺了。
满眼人才投浊流,家国算馀谈舌掉。
榾柮还煨双井茶,坐想涪翁于物表。
公归莫更睡松风,心斋换取两鬓皓。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