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散花楼送客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断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形式:

诗词简介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是清代词人纳兰容若在送张见阳出任湖南江华县令离京时所作。

张见阳字子敏,名纯修,本为内务府包衣,进士及第后先授江华县令,官至庐州知府。张见阳与纳兰结为异姓兄弟,是纳兰的知心故交。康熙十八年(西元一六七九年),纳兰容若的挚友张见阳被任命为湖南江华县令,纳兰为其送行,并作此词。

江华曾一度为吴世瑶所占据,清军刚收复江华不久后张见阳即被派去任职。纳兰深知此时的江华战火未息,民生艰难,且江华历来是多民族交汇地区,冲突时有发生,张见阳所得并非美差。然而作为朋友,纳兰不断勉励张见阳要莫惧寒云,要在满目疮痍中成就一番大业。他在与张见阳的书信中写道:「古来名士多以百里起家者,愿足下勿薄一官,他日循吏传中,籍君姓名,增我光宠。」纳兰年轻时也有建功立业的宏图大志,而他囿于皇宫中难以施展拳脚,便将自己的目标寄托于好友。

纳兰对张见阳不仅有着殷切的期望,也像兄弟一般深情地关怀着他。他曾作五律遗友人:「楚国连烽火,深知作吏难。吾怜张仲蔚,临别劝加餐。」古时官员到各地赴任,往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长途跋涉。纵使比不得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但翻山越岭在所难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个中酸楚不需多言。而纳兰似对行宿黄茅山店这般羁旅生活有着别样的期待。

此词表达了词人对远游的友人的不捨之情以及鼓励之意。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凄凉。

翻译

散花楼上,听得远处胡笳轻唱,天色也已近黄昏,城下捣衣声一下接一下单调地重复着,回荡在这清冷的蒹葭浦,在离人的心中挥之不去。

手把酒杯真想劝您留下啊。此去路途遥远,别怕寒云遮断您的行处。在未来的漫漫长路上,您将夜宿荒村野店,请笑对夕阳下的村社神鼓。

注释

清笳:谓凄清的胡笳声。唐·杜少陵《洛阳》诗:「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城下杵(chǔ):指捣衣之声。杵,捣衣所用的棒槌。

蒹葭:蒹和葭都是水草,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寒云:寒天的云。

黄茅山店:指荒村野店。黄茅,茅草名。唐·白樂天《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官舍黄茅屋,人家苦竹篱。」

村社: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图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收录诗词(361)

纳兰性德(清)

纳兰性德简介

清满洲正黄旗人,叶赫纳兰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王族姓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生于清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1655年1月19日)。曾祖父叶赫部贝勒金台石,曾祖姑孟古哲哲(金台石妹、清太祖妃、清太宗母)。父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母英亲王阿济格(多尔衮兄)女爱新觉罗氏。从祖妹康熙惠妃纳喇氏(金台石曾孙、明珠从弟索尔和女),从曾祖姑表姪胤禔(惠妃纳喇氏子)。康熙十年(1671年),时十七岁进太学。康熙十一年(1672年)中举,康熙十二年(1673年)中会试,因患寒疾,未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时二十二岁补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帝(与容若为从曾祖姑表兄弟,且年齿相彷)爱其才,更兼出身八旗,世为皇戚,故常伴帝侧,授三等侍卫职,寻晋一等侍卫,数随帝出巡塞外,并奉使梭龙(其方位学界尚存分歧),考察沙俄侵边事。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患急病卒,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一),葬于京西皂甲屯纳兰祖坟(今北京海淀区上庄皂甲屯)。容若「生长华阀,淡于荣利」(《清诗别裁集》),爱才喜客,「书史友生外,无他好也。」(《清诗别裁集》)所与游者皆一时名士,与世所称落落寡合者,如严荪友、顾梁汾、陈迦陵、姜湛园尤相契厚。诗文均工,诗得唐开元、大历间丰格;词尤享名,喜学北宋,论者谓其「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故能眞切感人。」「诗情飘忽要眇,断肠人远,伤心事多,年之不永,即于韵语中知之。」(《清诗别裁集》)谭复堂以之与项莲生、蒋鹿潭为「清词三鼎足」。今人以其与曹实庵、顾梁汾称「京华三绝」。集宋元来诸家经解,刻《通志堂九经解》。有《通志堂集》。词集《侧帽集》、《饮水词》。生平见《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文苑列传·纳兰性德传〉》。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

清代-纳兰性德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形式:

琵琶仙 · 中秋

清代-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形式:

浣溪沙

清代-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形式:

菩萨蛮 · 萧萧几叶风兼雨

清代-纳兰性德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形式:

如梦令

清代-纳兰性德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形式:

木兰词 · 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形式:

采桑子

清代-纳兰性德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形式:

长相思

清代-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形式:

梦江南

清代-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形式:

画堂春

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