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卷三秋稻,霜清百顷陂。
君王除警跸,郊甸正镃基。
近接鸾舆过,群瞻玉趾移。
羽林分仗立,耕叟执鞭随。
龙见天垂象,牛驯帝解縻。
沾犁皆雨露,被陇即京坻。
久悉艰难意,重蒙疾苦咨。
事传千载盛,恩岂一夫私。
自昔丰穰庆,尝闻史册垂。
绀辕曾屡驾,黛耜亦频施。
千亩周官籍,三推月令仪。
大都修典礼,已谓致恬熙。
几见勤民主,行当省敛时。
西畴躬自蹈,田器手亲持。
积厚培尤力,居高履愈卑。
九州胥乐土,万乘是农师。
击壤歌相劝,吹豳绘总宜。
人欢声动地,风远播为诗。
作所陈无逸,釐成付有司。
小臣惭颂述,振古孰如兹。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