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上巳

小小园亭。百卉芳馨。水边花下任怡情。凭谁妙手,绘幅丹青。仿王摩诘,吴道子,倪云林。

风动波平。景物撩人。绿秾翻燕剪红轻。欣逢上巳,共赏良辰。拟兰亭禊,飞英会,鹭鸥盟。

形式:

注释

上巳:旧时节日名。汉以前以农历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魏晋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不必取巳日。

丹青:图画。

王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字摩诘。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吴道子:唐代杰出画家吴道玄,字道子。长于山水与人物的绘制,被后世尊为“画圣”。

倪云林: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倪瓒,初名倪珽,字泰宇,别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擅画山水和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被尊为“元代四大家”之一。

撩人:诱人,动人。

兰亭禊(xì):本为上巳日古人祓除不祥之祭。常在水滨举行。此处以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同游的兰亭之禊为代表。

飞英会:飞英会是宋人范镇在家里举行的一种聚会形式,被当时人传为美谈。明代史学家张岱《夜航船·天文部》记载:“范蜀公居许,作‘长啸堂’,前有荼䕷,花时宴客,有花落酒杯中,饮以大白,举座无遗,谓飞英会。”就是说相传蜀公范镇居处有荼蘼花架一架,高广可容数十人,每到暮春,荼蘼花盛时,宴宾客于荼蘼花架下,酒席期间相约“有飞花堕酒中者,为余浮一大白”,就是喝一大杯酒的意思。花自然落下时,或一人或数人饮,但当微风过处,荼靡花缤纷四散,则满座无一遗者,当时号为“飞英会”。

鹭鸥盟:谓与鸥鹭为友。比喻隐退。

收录诗词(47)

朱中楣(清)

朱中楣简介

朱中楣,字远山,庐陵人。明宗室议汶女,吉水兵部侍郎李元鼎室,礼部尚书振裕母。有《石园随草》。

相关古诗词

上巳同外携儿子振裕登滕王阁

清代-朱中楣

水落沙犹曲,风恬浪不漩。

繁樯依断渚,孤鹜没遥天。

醉柳开新火,啼鹃破晓烟。

登高欣有赋,索价问榆钱。

形式:

旅兴

清代-朱中楣

身世苍茫里,烽烟已数千。

旅愁春候觉,归梦草堂前。

花径迷蝴蝶,家山映杜鹃。

枝头闻鸟语,犹自说燕然。

形式:

雨馀登避暑台

清代-朱中楣

晚妆才罢试齐纨,夏木阴阴落照残。

欲向层台窥远堞,偶飞疏雨染重峦。

湿云缓度莺声老,凉月还生燕语欢。

共挹荷香思茗饮,轻风有意送梅酸。

形式:

客秋偶憩西子湖皆令携幼女过访发方覆额遂能诵诗写法帖楚楚可人今依然梦想间并裁小诗似之

清代-朱中楣

瑟瑟轻罗澹澹妆,柳梢莺语乍调簧。

乌云应拂春山小,红蕊初含夜雨香。

鸳水毓灵多鲍谢,蝇头妙楷逼钟王。

梦回犹记殷勤别,几欲笺诗燕子忙。

形式:

谷雨前一日小室闲吟

清代-朱中楣

小苑焚香逗绿纱,摊书随意注《南华》。

春衫未剪寒仍怯,午梦初回日又斜。

湖外只堪眠弱柳,雨前谁复饷新茶。

中怀脉脉闲无那,看取游丝缀落花。

形式:

春日感怀

清代-朱中楣

青春作伴已还乡,赢得新诗富草堂。

苏圃漫添湖水绿,柴桑难问径花黄。

荒城处处伤离黍,旧燕飞飞觅画梁。

家国可堪寥落甚,怡情何地足沧浪。

形式:

舟行晚眺

清代-朱中楣

远望清流曲曲通,孤帆幸逐芰荷风。

黑云片片归前浦,紫燕纷纷掠短篷。

岸柳乍摇新水绿,山花遥带夕阳红。

频闻箫鼓知村近,雨过潮平月正中。

形式:

岁杪答梅君维扬

清代-朱中楣

久阅关乡未忍离,霏霏应值到家时。

梅开芳信书凭早,梦绕江干月上迟。

彭泽喜裁归去赋,芜城愁和寄来诗。

新篘正熟思君赏,独坐深宵且课儿。

形式:

晚秋怀里

清代-朱中楣

落叶惊残梦,秋归人未归。

水明天一色,鸦带晚霜飞。

形式:

春晚

清代-朱中楣

瑟瑟湘帘袅袅垂,娇莺初啭最高枝。

枕棱画得金钗响,为记深宵梦里诗。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