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知真乐唯吾曹,声利外物诚无侥。
深山穷谷苟遂性,肤体不厌常枯焦。
况如佳景擅天巧,会与仁友相追邀。
龙门伊洛古今胜,苍岩翠壁双岧峣。
疏凿宛见神禹迹,怀襄既乂熙尧朝。
千龛万宇变佛室,钟磬梵呗何喧嚣。
唐僧无畏号神隽,当时声势尤翘翘。
开山拨壤尽奇秀,楼殿势若风中飘。
高甍垂空插云翼,连阁跨路驰星桥。
深沉神物潜拥护,显敞燕雀如矜骄。
搜奇选胜幸迟日,禅堂解榻眠清宵。
滩声萧萧杂群籁,天真不啻闻咸韶。
陵晨携策度翠巘,竹溪深处从僧招。
融融朝晖射岩谷,杂花烂熳红欲烧。
令人即欲置万累,百年尽向游中消。
乃知神仙有窟室,我意已欲陵烟霄。
宋苏州吴县人,字尧夫。范仲淹次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尝从胡瑗、孙复学。父没始出仕,知襄城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言王安石变法妨民,语多激切,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以新法不便,戒州县未得遽行。哲宗立,除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徽宗立,连除观文殿大学士,促入觐,以目疾乞归。卒谥忠宣。有《范忠宣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