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形式:

诗词简介

《山行》是南宋诗人叶茵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诗人是初来乍到,互不认识,冷眼相觑,气氛尴尬而又沉闷;后两句转而写似曾相识的白鸟突然飞来,热心地出面介绍,使情景顿时活跃起来,对耸立幽僻的青山的畏惧感随即消失,变得亲切可爱起来。这首小诗将山行时,环境由生疏到熟悉,情绪由寂寞而愉快的微妙变化,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全诗明白如话,既天真又风趣;写法特别,情调隽永。

翻译

青山不知道我的姓名,我也不知道这座青山的名字。

飞来的白羽毛的鸟好像认识我们,既对着我,也对着青山叫了两三声。

注释

姓字:就是姓名。字:名字。

亦:也。

白鸟:鸥鹭之类长着白色羽毛的鸟。

似:似乎,好像。

评注

四川大学文学教授周啸天:前二即“我爱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爱我应如是”更隐晦的说法,三句飞来白鸟,既识青山又识我,是此诗新意。(《百代千家绝句诗》)

安徽大学古籍研究所研究员何庆善:这首小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点特别:写山行与“姓字”何干?白鸟“三两声”究属何意?前无交代,后无说明,突然而起,戛然而收。乍读颇费解,但细细吟哦,却能从中体察出一种意境,领略到一种情趣……在写法上,采取剪影式,捕捉住最唤起“诗心”的吉光片羽,不加修饰,以存其真。但中有包孕,读者自能领会。(《宋诗鉴赏辞典》)

收录诗词(355)

叶茵(宋)

叶茵简介

宋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相关古诗词

偶成

宋代-叶茵

春阴晴复阴,因物悟浮生。

杜宇乡心重,杨花世事轻。

知非蘧伯玉,觉是晋渊明。

此意谁人会,骑牛访偶耕。

形式:

爱闲亭

宋代-叶茵

苔深雨径寒,花落径斓斑。

此处无名利,谁人肯往还。

性慵棋局废,坐久茗瓯闲。

禅观非难事,休官学住山。

形式:

江湖伟观

宋代-叶茵

此地旧寒碧,留题护竹君。

窗虚不碍月,壁老易生云。

一水东西隔,两山南北分。

未堪低着眼,世事正纷纷。

形式:

酒边次赵东阁韵

宋代-叶茵

竹褪粉痕新,销磨九十春。

中年真率性,上古太平人。

有梦诗将圣,无愁酒不神。

静看红紫路,翻覆几回尘。

形式:

友人自淮至

宋代-叶茵

别子若为久,于心终不忘。

一杯评旧雨,两鬓对新霜。

客里春行早,愁边夜坐长。

明时成摈弃,无语及淮乡。

形式:

赋顺适堂

宋代-叶茵

暗触少陵机,茅居峙竹扉。

安时贫亦乐,闻道咏而归。

凫鹤从长短,鸢鱼自跃飞。

吾犹臧谷耳,夷蹠是耶非。

形式:

除夜立春

宋代-叶茵

别岁传佳话,论文忆旧盟。

黄柑凝腊酿,爆竹带春声。

节序有终始,儿童争送迎。

此身强健在,列炬到天明。

形式:

宋代-叶茵

疏影几黄昏,明明野水滨。

未风先信息,无雪更精神。

一白见真色,万红随后尘。

自来花下饮,肺腑尽生春。

形式:

游西洞庭山

宋代-叶茵

漫游三十载,屐齿晕苍苔。

两地无多里,一生能几回。

洞深龙未蛰,丹熟灶无灰。

已觉忘身世,松梢有鹤来。

形式:

山行

宋代-叶茵

未了行春债,因哦遣兴诗。

寒多啼鸟噤,路滑蹇驴迟。

久雨红辞树,深林绿授枝。

惊心衰朽日,容易过花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