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眼乱晴云,飞影护园夜。
梅花添放翁,恍倚千峰榭。
悬蛛屋东西,栖乌窠上下。
取暖灯火窗,礼数宽见赦。
群贤擅品藻,谈艺江河泻。
始发长安簏,默记连城价。
图耀金明池,争嗜秦人炙。
元儒守古法,质密晋唐借。
王恽及钱蒋,好手敢指罅。
石谷十七牛,百态影田舍。
仇女貌杨妃,狡狯拟灶跨。
此事各天授,恨未解学画。
辉辉尚书案,累幅正匹亚。
赌赛角雌雄,羊酒两报谢。
吾剥惜砚材,烧痕不须讶。
熙甫勤文字,荒江足讥骂。
至今五百年,坛坫推偏霸。
流传一片石,馀沈几图华。
称心贡所感,尔我无虞诈。
华烛坐氤氲,噤吟举杯罢。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