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翁寄我南园图,出映茅屋故人面。
历沿胜迹脱窠臼,自状风物徵题遍。
当时大盗据九鼎,怙恃凶威横宇县。
巧煽力取附爪牙,衣冠匍匐媚受禅。
欲列秽史载歌咏,凭几眦裂举腕战。
倏忽南戈起扫除,莽卓坐陨改谣谚。
翁之哀乐几过我,痴怀敢冀齐一变。
嗟翁早计颠覆馀,食力没世全微躯。
射阳淤壤利垦播,大男负耒为先驱。
听雨有弟挈俱往,兼辟小圃躬芟锄。
萧然东南一臞儒,狎玩千劫雄眉须。
瞻由过迈聚户闼,祇今看作耕田夫。
世难犹教怒生瘿,嬴项蹶兴博酸哽。
匡床知汝仍掉头,灌花好护苏耽井。
况邻二老托箕颍,岁时写句佐煮饼。
环溪纵棹莫问渠,终古认此桃源影。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