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喜祝寿,死有制挽诗。
祝生生不筵,哭死死不知。
徒然费纸墨,况乃滋点媸。
陶潜一老翁,唱与生挽词。
死挽已多事,生挽复何为。
人生爱百年,生死为大期。
乐生本物情,怖死何足訾。
生祝死则哭,委分亦所宜。
哀乐而乐哀,古人岂我欺。
生挽死重挽,生死皆伤悲。
挽者亦有死,相挽无已时。
吴门金孝章,褒衣称人师。
六十要生挽,趣我属和之。
我老讳哀挽,摇头请固辞。
赤羽满天地,白毛生路逵。
馀生剩兵间,头颅天所私。
西山万树梅,破腊放繁枝。
釭面酒新熟,杖头钱可持。
何用双眉皱,且喜两膝随。
鸲鹆递歌哭,亳鸟俄出嘻。
长风报吹万,过耳知为谁。
聊歌蟋蟀章,请君颂鸱彝。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