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儿也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斯言勘破天下人,谩向颠毛争白黑。
惟公老矣胡为哉,眼如古佛心婴孩。
自夸筋力过少壮,一日下山能几回。
下山相问何从去,攓蓬独与骷髅语。
有时聚火煅坭牛,卓午烧泉散行路。
往还十日九带星,入门洗脚翻金经。
冷钟冷磬破墙壁,世人两耳不得听。
我闻当今大禅宿,满口狐涎水漉漉。
何如此公踏实地,慧且不修宁有福。
山僧忆昨四年前,星星短发垂两肩。
与公相见发大笑,腐儒亦复谈枯禅。
须臾天昏风雨恶,头上乌纱吹折角。
发长世短可怜生,善来比丘缘剃落。
咄哉往事勿复云,眼前有道不可闻。
看公却似山中月,我作长天一片云。
片云明月何曾隔,公在山南我山北。
但愿长从老赵州,庭前勘取孤生柏。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