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莺傍檐晓更悲,孤音清泠啭素枝。口边血出语未尽,岂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衔苦李花。偶然弄枢机,婉转凌烟霞。
众雏飞鸣何局促,自觇游蜂啄枯木。玄猿何事朝夜啼,白鹭长在汀洲宿。
黑雕黄鹤岂不高,金笼玉钩伤羽毛。三江七泽去不得,风烟日暮生波涛。
飞去来,莫上高城头,莫下空园里。城头鸱鸟拾膻腥,空园燕雀争泥滓。
愿当结舌含白云,五月六月一声不可闻。
唐僧。会稽人,俗姓汤,字澄源。幼年出家。读书勤苦,受诗法于严维。后抵吴兴,与皎然居何山游讲,又与刘长卿、皇甫曾等以诗唱和,为包佶激赏。德宗贞元中,游长安,名振辇下。因流语激怒中贵,遭诬奏,徙汀州,后赦归东吴。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