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正统天顺间,渭南薛丈同先子。
关内通称夫子名,二老实为天下士。
以此通家数十年,善行嘉言时在耳。
后嗣全如兄弟亲,前修自笃谦恭礼。
往岁逢君巴蜀归,厚意遥遥还若此。
愧我疏慵未敢当,闻君谈论心私喜。
盛世自宜英迈人,迂儒岂识经纶理。
萧望难居侍从官,贾生肯与绛灌比。
司马逍遥忽见疑,谁知中道生萋斐。
治郡无能返异才,看花尚切群公齿。
丘壑徒深社稷忧,庙堂独忍乾坤否。
春暮闲游少华峰,逢迎幸辱贤乔梓。
握手那知感慨生,酣歌不觉希声起。
君臣之义君莫忘,还期三月下和阳。
用舍自为大臣事,显晦岂为吾道妨。
君不见昆崙黄河天上来,银涛雪浪如山摧。
不遗涓滴尽入海,谁谓海门开不开。
明陕西武功人,字德涵,号对山、浒西山人、沜东渔父。弘治十五年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与李梦阳等提倡文学复古,为前七子之一。尤工散曲,与王九思并称大家。正德间,因救李梦阳,往见太监刘瑾,梦阳因此得免。瑾败,竟坐其党落职。有《对山集》、《沜东乐府》、《中山狼》。
兰氏小姬名凤笙,邯郸美人独擅名。
等闲一见万金贱,何况逍遥翡翠屏。
精神婉娈性情适,自恨生身杨柳陌。
陌上羞看游冶郎,镜中愁作当眉碧。
学得秦筝不肯弹,却将针指凑齐纨。
鸳鸯刺就肠先断,掩却银床独自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