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天宁寺僧可举赠梓人善斫歌

四明山南郁嵯峨,异气上与青天摩。人豪挟秀布山下,馀为巧匠擅一窝。

颀然而长独出者,此中巧处得最多。谁知造物亦有意,要为公输世其科。

天宁古刹本雄丽,一旦忽受融风苛。作而新之岂易事,一手足任奚谋他。

前年起山门,见者赞叹谁敢呵。今年起佛殿,镇压大地山与河。

百川奏材奔赑屃,万夫应役鸣鹳鹅。眼意所及规矩就,颐指之下锯斧罗。

巍巍列柱铁直立,整整骈榱玉圆瑳。层檐飞走凤翼舞,修梁腾上虹光拖。

上入云霄争雁路,下临城市眇蚁窠。可以坐三大如来于中闲正面,可以奉五百罗汉于东西两阿。

我仗我佛大势力,翻起尺水成大波。汝有妙思随我意,轮奂视昔百倍过。

宝坊突兀见此屋,回首人世今如何。当年大而富贵户,寒烟落日废址迷蓬莎。

小而苟活破茅舍,凄风苦雨不识阳春和。慈悲法门何遮碍,平等世界何偏颇。

安得如汝千百亿,庄严栋宇遍婆娑。有快活,无障魔,大家拍手齐唱善斫歌。

形式:
收录诗词(1380)

陈著(宋)

陈著简介

宋庆元鄞县人,字子微,号本堂。理宗宝祐四年进士。贾似道讽其及门,不应。后知嵊县。嵊为戚畹所居,有司不得行政十七年,著独持风裁,威令肃然。迁官,嵊民祖帐塞路,达城固岭上,因改名“陈公岭”。宋亡,隐居四明山,自号“嵩溪遗耄”。有《本堂集》。

相关古诗词

到倪庵

宋代-陈著

联袂西庵去,行清不厌深。

兰芳泛幽谷,松翠引长林。

石路傍山甃,涧源何处寻。

归途无所有,时听一猿吟。

形式:

入城似吴竹溪

宋代-陈著

投眠方丈室,为趁午潮差。

父执子爱我,客身心是家。

夜床安纸帐,晓枕梦梅花。

早作临溪别,此情天共涯。

形式:

过崎山

宋代-陈著

晓过崎山下,溪清水见沙。

石根交虎豹,树影乱龙蛇。

黄竹藏丹渚,青帘卖酒家。

扣舷汀鹭起,撇撇带西斜。

形式:

江口偶成

宋代-陈著

出门何所适,欲见邵云台。

天气晴相送,滩舟小易推。

坐恬时掬水,吟苦恰□梅。

舟子遥相问,江潮来未来。

形式:

西渡堰呈孙古岩朝奉

宋代-陈著

行计又匆匆,投西一短篷。

上河平岸水,暮雨打头风。

得饭已昏后,无眠到夜中。

哦诗欠佳句,为报古岩翁。

形式:

泊丈亭

宋代-陈著

丈亭亭下浦,舣棹又终朝。

船聚市声杂,风生江气骄。

兹行未百里,已涉第三潮。

去住向谁问,鹭飞云影飘。

形式:

同袁通判

宋代-陈著

舟行可十里,上岸即山林。

曲径抱深意,怪松传古音。

平生能几到,好处欲穷寻。

春鸟一声处,乡关又上心。

形式:

同袁通判

宋代-陈著

停舟过桥去,两岸绿垂杨。

绕屋水为界,入门花满廊。

如今为道观,闻昔是书堂。

此意与谁说,春风湖渺茫。

形式:

同袁通判

宋代-陈著

前贤眼力到,占得此名区。

荒径百年树,虚堂三面湖。

檐阴来钓艇,花外起晴凫。

借问园中叟,主人曾到无。

形式:

示内

宋代-陈著

婚娶不在早,在此两相宜。

岂得人无妇,能如子者谁。

科名图我取,家务以身支。

要见看承处,颓然白发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