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林之西石城东,窃红殷红烧秋空。
谁知宝严湾更好,四山合沓藏千枫。
呀然一径通窈窕,流丹绚赤相蔽蒙。
护惜霜风起屏幛,包裹锦绣围房栊。
我来步屧如相引,照眼灼烁惊芳丛。
忽如渔郎造花径,缘溪瞥见花茸茸。
又如天台山匼匝,好女离立矜春容。
烟林向背乱朱碧,日景穿漏皆玲珑。
背日丹枫画不出,坐卧弥觉此语工。
道旁宿草故人墓,黄土正掩红叶中。
追忆生平腹痛语,安得杯酒浇蒿蓬。
人言此坟古塔址,指点丘垤看巃嵷。
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铎悲回风。
沉吟感叹古寺侧,斜阳犹照一亩宫。
寺门寒水石桥下,恰有一叶流残红。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