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空诸无,梵夹实诸有。
光同日月照,瑞叶龟龙负。
新旧译两伊,一岂殊三九。
五经大纲具,五藏条目剖。
三十八万言,言言垂不朽。
声明先释诂,精理发智母。
起教阿含先,修行木叉首。
明通彻墙壁,解脱除枷杻。
散华与贯华,慧悟非愚守。
多罗虽布叶,沤钵必寻藕。
我无广诵力,心地未离垢。
自从获此书,烦恼变蚬斗。
久知缪缄石,猥欲珍享帚。
狂缘稍稍歇,幸免怖头走。
方丈寄一躯,由旬视四肘。
有时或展阅,默坐牢闭口。
先生爱我深,采善每锄丑。
作诗相扣击,现此霹雳手。
秘笈敢自藏,琅函往无咎。
愿公调五味,灌顶孰与偶。
眼界示空澄,微尘悉抖擞。
琉璃无障碍,当见山河否。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