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记

国家行在武林,广信最密迩畿辅。东舟西车,蜂午错出,势处便近,士大夫乐寄焉。环城中外,买宅且数百。其局不能宽,亦曰避燥湿寒暑而已耳。

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从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前乎相攸者皆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

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度财占地什四。乃荒在偏以立固,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亦他日是释位而归,必躬耕于是,于是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而命田边立亭曰植杖,若将真秉耨之为者。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涤砚有渚。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而主人初为之识也。绘图畀予曰:“吾甚爱吾轩,为我记。”

予谓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彰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顷赖氏寇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惊震,谭笑扫空之。使遭事会之来,挈中原还职方氏,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此志未偿,顾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亦大不可以欤?

若予者伥伥一世间,不能为人轩轾,乃当夫须袯襫,醉眠牛背,与荛童牧孺肩相摩,幸未黧老时及见侯展大功名,锦衣来归,竟厦屋潭潭之乐,将荷笠棹舟,风乎玉溪之上,因园隶内谒曰:“是尝有力于稼轩者。”侯当辍食迎门,曲席而坐,握手一笑,拂壁间石细读之,庶不为生客。

侯名弃疾,今以右文殿修撰再安抚江南西路云。

形式:

翻译

我国的都城在临安(武林),上饶郡(广信)离京畿最近。车船东来西往,像蜜蜂一样在水陆两路交错穿行,交通十分便利,因此士大夫都乐意到上饶郡居住。

郡城的北边一里多,有块平旷的土地:三面靠近郡城,前边的澄湖像宝带穿行而过,(这个地方)长一千二百三十尺,宽八百三十尺,十分平坦,可以建屋居住。然而此前查看居住地的人都没看中这个地方。

济南的辛弃疾最后来到,一下子看中这里。建筑了百来间房后,才占了这里十分之四,于是把左边的荒地开闢为园地,栽满水稻,居然超过十弓那么大。设想他日退位归来,一定要在这里耕作,因此在高地建屋俯瞰这里,命名为“稼轩”。之后令人在田边建立亭子称“植仗”,好像真的想拿农具耕作。东边山冈,西边土山,北边田舍,南边山脚,小径穿竹林而过,路旁植满海棠。群山上有楼,树影婆娑中有屋舍,信步行走有亭子,洗墨砚有水,都只预想了大概的位置,规划好一定日子后建成,然而主人最初没认识到它的好处。(他)绘图给我嘱咐我说:“我喜欢我的轩,替我写一篇传记吧。”

我认为辛弃疾本来是中州才华出众的人,讲信义,在南宋十分有名,张安国背叛了国家,辛弃疾赤手空拳率领五十个骑兵将他从五万人中捆绑回来,就好像撬开巉岩逮住兔子一样容易。(之后)就将马的蹄子上裹上布,在马的嘴里塞上东西,取道淮西南下,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声势雄壮慷慨,那些怯懦的人都非常受鼓舞。皇上召见他再三赞叹,由此被皇帝察知,受到重用,位列九卿,担任两路转运使,四次任安抚使。不久,赖文政叛乱,势力由潭州蔓延到江西,两地震惊,(但)辛弃疾在谈笑之间就把叛军扫荡一空。那周瑜,谢安的功业啊,他本来是可以建立。(但)这个志向还没实现,就自己表示要纵情山水,跟从老农学习耕种,也没有什么不可的。

像我这样的人,茫茫然度过一辈子。真希望还没老去时能够看见辛先生建立大功,穿着锦衣回来,尽享屋舍水潭的乐趣,之后戴着斗笠棹着小船,在平静的溪水上(赏玩),(之后我)通过园林仆从拜谒:“我是曾经帮助过辛先生的人?”(于是)辛先生停止进餐亲自到门前迎接,同席而坐后握手笑了笑,拂净石壁上的尘土看我作品石刻的《稼轩记》,(他)大概不会把我当作陌生的客人吧。

辛先生名叫辛弃疾,现在凭右文殿修撰的身份,充任江南西路安抚使。

注释

侯:指辛弃疾。

隽:才智出众。

南邦:指南宋。

齐虏巧负国:指张安国降金。后文“赖士祸作”指赖文政发动武装暴动。

毚(chán)兔:狡兔。

间(jiàn)关:崎岖展转。

奏:通“走”。

用是简深知:因此被皇帝察知。

“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句:指辛弃疾曾担任的职务。

潭:指潭州。

谓:认为、称。

薄:迫近。

顷:不久。

收录诗词(39)

洪迈(宋)

洪迈简介

宋饶州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季子。高宗绍兴十五年中博学宏词科。累迁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出使金国还,知赣州,徙知婺州。孝宗淳熙十三年,为翰林学士,上《四朝国史》。宁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谥文敏。迈学识博洽,论述弘富,尤熟于宋代掌故。有《容斋五笔》、《夷坚志》、《野处类稿》、《史记法语》等。

相关古诗词

有怀大兄正字

宋代-洪迈

今日思兄弟,江东望浙东。

别离无奈久,书札且频通。

雨湿芭蕉碧,风乾薜荔红。

何时尊酒共,夜语小窗中。

形式: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宋代-洪迈

打鼓发姑孰,送君朝帝乡。

风流夸半刺,耆旧忆襄阳。

别酒不成醉,征途能底忙。

只应旗脚转,趁此麦天凉。

形式:

送通判范朝散秩满造朝

宋代-洪迈

我欲菟裘老,推排强典州。

同官有才俊,坐啸得遨游。

便作烟霄去,知难郡县留。

画船看不见,江水自东流。

形式:

邢台怀古

宋代-洪迈

蕞尔邢侯国,巍然昭义军。

未能为晋重,忽已被梁分。

壤沃连三郡,时移出四君。

苍茫怀古意,群丑谩纷纭。

形式:

秋日漫兴二首

宋代-洪迈

江湖久客日思家,坐觉微霜上鬓华。

节序又催秋后雁,风光争发雨前花。

倦游已梦庄生蝶,不饮何忧广客蛇。

怪底朝来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形式:

秋日漫兴二首

宋代-洪迈

一夕西风木叶飞,画梁落月淡馀辉。

银灯夜照还家梦,金剪亲裁寄远衣。

霜信早随新雁至,素书深讶故人稀。

无因为谢东曹掾,鲈熟莼香莫便归。

形式:

车驾幸玉津园晚归进诗

宋代-洪迈

五更犹自雨如麻,无限都人仰翠华。

翻手作云方怅望,举头见日共惊嗟。

天公的有施生妙,帝力堪同造物夸。

上苑春光无尽藏,何须羯鼓更催花。

形式:

王龟龄王嘉叟木蕴之同过小园用郡圃植花韵

宋代-洪迈

节到中和暖尚赊,东风随处起芳华。

自惭翳翳松三径,相对萧萧马五花。

老去醉乡为日月,年来痼疾在烟霞。

午桥别墅归公手,早定淮西取白麻。

形式:

和朱子渊石柏诗

宋代-洪迈

海底灵根石效奇,山经地志不曾知。

凝红幻出珠千颗,染紫装成玉一枝。

鹤骨龙姿随质见,鸾栖凤宿与香宜。

元戎高唱真难和,愧我年来笔力衰。

形式:

送王龟龄自著作丞外补

宋代-洪迈

不奈诸公厌石渠,年年送客意何如。

直言饱诵刘蕡策,大意争传贾谊书。

今日朝廷唯主圣,异时风俗要人锄。

须君早晚归遗补,莫恋王门久曳裾。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