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虞山产,初机逗天目。
西峰扣击久,风亭悟因熟。
透网横金鳞,法海吞鲔鮛。
灵骨归海外,微言著遗录。
此事非等闲,妙悟绝轨躅。
单传历千载,衅鼓号涂毒。
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镞镞。
性命若丝悬,谁与敢轻触。
嗟吁数年来,法门倒竿纛。
游蜂各称王,蚍蜉群聚族。
纷纷召聋瞽,往往污简牍。
愚人苦煮沙,智者哂灾木。
顽磗不成镜,焦芽难种谷。
哀哉犬与驴,岂堪龙象蹴。
山僧刻此编,贻我寒斋读。
一读再三叹,喟然感流俗。
淤泥生妙莲,炎火见真玉。
谁续传灯传,一洗肉眼肉。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