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南来少戌墩,天寒日薄易黄昏。
重穿野水平沙路,又宿柴门老树村。
地远郊圻殊僻左,人随岁月剧惊奔。
远迎何敢烦丞尉,再到惟欣长子孙。
顾我便能偕隐否,问渠可有去思存。
一家饱暖逾初望,百里弦歌尽国恩。
捧檄当时聊自慰,折腰今日且休论。
仰邀天幸年频稔,下赖民淳讼少冤。
成就汝为无过吏,保全家是旧清门。
虽无馀力营三径,已忝廉名达九阍。
酒盏久抛思共把,灯花何喜遽能繁。
明朝饮马滹沱侧,好对清流验鬓痕。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