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九江寻琵琶亭故址

晨发黄州郭,夕宿浔阳渡。

沙平岸阔不见人,瞥过千重万重树。

浔阳渡口风萧萧,江州城外鱼龙骄。

匡庐作云半江黑,倒吸白浪如山高。

是时日落葭菼暗,湓浦瑟瑟生寒涛。

一舟冲浪去杳杳,独雁带雨来迢迢。

角声振木木叶脱,秋声渐高秋思发。

无言揽袖起彷徨,却倚兰桡望天末。

吴头楚尾烟冥冥,独立百感来无情。

江风吹面酒亦醒,掣笛吼作狂龙声。

短衣踉跄步沙濑,草间寻得琵琶亭。

崩堤毁岸人迹绝,狐狸跳啸鼋鼍鸣。

昔闻乐天夜间此送客,琵琶声停江浸月。

拟向江山作主人,却因商妇悲迁谪。

我亦天涯有泪人,对此茫茫惨无泽。

吁嗟乎,泪亦不必落,愁亦不必愁。

君不见茫茫九派东向流,千古万古无时休。

我家乃在东海头,西风满意吹数日,一笑可上吴淞舟。

莼鲈虾菜万事足,安用江湖叹敝裘。

形式:
收录诗词(1194)

黄景仁(清)

黄景仁简介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相关古诗词

杂感

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形式:

绮怀(其十五)

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形式:

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形式:

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形式:

春暮呈容甫

清代-黄景仁

先生吟太苦,终日闭荆关。

我亦诗穷者,邀君数往还。

对床听夜雨,分枕梦青山。

一任春江上,流红万点殷。

形式:

客夜

清代-黄景仁

空馆绿苔闭,步看珠斗斜。

移床随落月,灭烛对孤花。

水调邻家笛,雷音梦里车。

离忧损年少,顿袖一长嗟。

形式:

将之京师杂别

清代-黄景仁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形式:

都门秋思

清代-黄景仁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形式:

都门秋思

清代-黄景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形式:

绮怀

清代-黄景仁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