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烛新 赋梅,用清真韵

小园才雪后。

正东阁春回,冷红妆就。

醉霞泛玉,徐凝睇、宛转芳心微漏。

停杯忆旧。

料寂寞、倚栏时候。

烟碛远、糁玉胡沙,飘零漫侵歌袖。

江南水驿关情,问解佩归来,尚能诗否。

婵娟惯斗。

愁未稳、镜里暗窥簪瘦。

眉边弄秀。

应念我、几番搔首。

休更听、残笛声声,高城夜奏。

形式:
收录诗词(27)

陈衡恪(清)

陈衡恪简介

陈衡恪(1876-1923) 字师曾,号槐堂、朽道人,所居名唐石簃、染仓室(吴昌硕又字仓石,以示崇吴)、安阳石室等。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长子,范当世婿。工诗书画印。曾任江西教育司长。病逝于南京。有《陈师曾遗诗》、《觭庵词》。

相关古诗词

西河 题秦淮泛月图

清代-陈衡恪

秋乍霁。

凉飙划破云翳。

闲邀夜色赏秦淮,淡蟾在水。

六桥不隔柳苍苍,烟光摇荡眉际。

画楼外,重徙倚。

绿漪两桨须记。

兴亡漫说六朝山,燕还旧垒。

帝城客去晚潮回,华年空叹弹指。

软尘聚首似梦寐。

莽东西、琴剑千里。

见了若添离思,向飞萤、岸曲停杯。

相对收拾余欢,笙歌里。

形式:

看花回 赋兰,用片玉韵

清代-陈衡恪

翠丛先放春早,暮景呈洁。

被酒乍开倦眼,对扫黛文君,还慰愁结。

芳襟自远,细浴东风泉底滑。

银屏酒、静理琴丝,葱尖会意已清绝。

何事更、移樽向月。

叹荏苒、几经时节。

采采不堪满把,觉空谷烟痕,欲沁华发。

低徊故国,路阻幽篁犹待折。

看青娥、未全老,讵忍轻抛别。

形式:

鬲溪梅令 题红荷

清代-陈衡恪

娉婷何处寄芳悰。忆前踪。

楼台一桁水溶溶。酒阑花笑风。

袜罗冰洁舞衣红。忒玲珑。

蓦然回首晚烟中。箫心横碧虹。

形式:

采桑子 题画竹

清代-陈衡恪

岩扉旧掩参天翠,月悄霜乾。

瘦影啼猿。

不似萧郎十五竿。

凌霄饥凤归来晚,梦绕千山。

眼底江南。

萧飒西风送暮寒。

形式:

菩萨蛮

清代-陈衡恪

清江锦石伤心丽。含风翠壁孤云细。

细麦落轻花。风前径竹斜。

霏红洲蕊乱。丸药流莺啭。

高柳半天青。乾坤一草亭。

形式:

菩萨蛮

清代-陈衡恪

香飘合殿春风转。且看欲尽花经眼。

落日在帘钩。燕姬翠黛愁。

洞房环佩冷。结束多红粉。

故作傍人低。聪明忆别离。

形式:

菩萨蛮

清代-陈衡恪

鱼龙寂寞秋江冷。风含翠筱娟娟静。

幽树晚多花。微风燕子斜。

卷帘残月影。寒水光难定。

佳句染华笺。虚空不离禅。

形式:

菩萨蛮 十月十八日集杜少陵句

清代-陈衡恪

苍苔渴酒林中静。佳人拾翠春相问。

老去愿春迟。梳头满面丝。

感时花溅泪。晚署华堂醉。

去住损春心。孤城隐雾深。

形式:

一萼红 题背面侍女画

清代-陈衡恪

晚凉天。

尚未疏团扇,纤手弄冰纨。

香汗微收,松鬘不整,久坐还听鸣蝉。

淡霞晕红酥臂玉,似罢浴、初试荡罗便。

细数苔纹,暗熏花气,尽意留连。

借问谁家庭院,但芭蕉三两,不见阑干。

莫是蓝桥,休疑姑射,云路别下婵娟。

甚背面、娇羞体态,也轻移、环佩在人间。

画笔端相片时,幽愫难传。

形式:

自度曲·题红梅

清代-陈衡恪

红云薄。

前村约。

春在阑干角。

何处笛声和梦觉。

峭寒珠错落。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