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当初、春来何意,今送春归何处。游丝绕地漫天絮,顷刻莺花无主。留不住。那复管、黄鹂啼断斜阳树。算谁相顾。只纨扇儿郎,红衫小女,饯却东郊路。
从今后,总任梅黄杏紫,别换一番风雨。牡丹亭畔梨花院,也自锦围玉聚。空延伫。长冷落、王孙宝骑笙歌墅。此情休诉。羡蝴蝶颠狂,花间栩栩,不问伊来去。
黄永是清初词人,与陈维崧、董以宁、邹祗谟时合称“毗陵四子”,字云孙,顺治十二年进士,官刑部员外郎。黄永《溪南词》以日常生活为主要题材,语言清浅淡雅,与内容相得益彰。艺术手法上以化用典故为住,其思想受老庄理论影响较大。这与其十八年因奏销案罢归还乡有莫大的联系。《溪南词》中用了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格式,其中长调、小令居多。《溪南词》中的长调大多作于中年放废之后,不仅存留数量较多,且具有明显的向稼轩词学习的痕迹:在内容上,多表现壮志销磨的愤懑,以悲慨豪放为主要风格;同时,又写有许多农村词,并在词中表现出谐谑的一面;在写法上,大量用散文句法字法和经史典故,具有稼轩“以文为词”的特点。这些都是黄永长调词中“稼轩风”的明证,从中正可窥见清初“稼轩风”在词坛重振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