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华峰岝峉,高与天都并。
峰趾仄下垂,屈盘隐梯磴。
峰如莲正开,趾如荷有柄。
缘茎拊其瓣,百折峰始竟。
侧身窦石腹,刺促藕丝经。
鏬漏忽穿穴,藕孔隙光映。
上有半闲广,凸如莲子迸。
又有莲花心,数尺凹圆径。
群峰簇相拱,田田荷叶盛。
我来倚孤藤,敢与㓻风竞。
支颐云梯畔,足跂目转瞪。
自从出汤口,诸峰互延亘。
天都尊无如,莲峰变难凭。
初疑玉井头,如船藕相擎。
簇簇青莲房,万叶拥却迎。
及憩文殊院,西面看最靓。
妙花耸青壁,石瓣承其胫。
趺坐敷庄严,明妆比端正。
西北瓣未圆,菡萏一峰称。
南下桃花峰,飞梁似连剩。
玉繠近可攀,连理遥相命。
数武俄改易,一瞬已幽夐。
侧出横秋波,平铺落明镜。
顾盻良已烦,画图岂能评。
惟有青莲眼,尝见胜莲胜。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