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吟已成骑虎背,静坐欲学朱元晦。
收拾心地妙徼初,摩挲櫑具冰雪外。
据梧而瞑遁天刑,虚空自触无人会。
何意不停两鸟鸣,声满天地起衰惫。
诱我向壁号寒虫,伸纸更压一尺玠。
传筒易瞬缄札回,字字晴光映丛桂。
漫追郊愈逐云龙,窃比坡谷咏春菜。
况闻翰林擅篆法,书势颇类八跪蟹。
此事旷绝久茫昧,差许潮也笔端在。
特恐碑版照四裔,毕生增负椎毡债。
才艺于世一牛毛,戏赚辈流口称快。
不自惩创辄饶舌,灵山未散知有待。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