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子歌

青丘子,臞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蹑屩厌远游,荷锄懒躬耕。

有剑任锈涩,有书任纵横。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田间曳杖复带索,傍人不识笑且轻。

谓是鲁迂儒楚狂生,青丘子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绝咿咿鸣。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忧回也空,不慕猗氏盈。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

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晴云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大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

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

但愁欻忽波浪起,鸟兽骇叫山摇崩。

天帝闻之怒,下谴白鹤迎。

不容在世作狡狯,复结飞佩还瑶京。

形式:

诗词简介

《青丘子歌》是明代文学家高季迪的代表诗歌作品。这首长歌,磅礴跌宕、神韵飞扬,实在深得李太白诗中风韵,和太白的《襄阳歌》《庐山谣》相比,也不逊色多少。诗歌继承太白、长吉诗歌特点,发挥丰富想象和夸张,以清高的节操,表达作者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

这首长歌,磅礴跌宕、神韵飞扬,实在深得李太白诗中风韵,和太白的《襄阳歌》《庐山谣》相比,也不逊色多少。

从这首诗中,季迪和太白一样,也十分自傲。上来就说自己“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何年降谪在世间”,和太白那句“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是如出一辙的。然後说他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去当官,也不肯花言巧语地游说于贵人之前(“掉舌下七十城”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馀城),而是自顾自地觅诗闲吟,田间农夫见了嗤笑,他也不理不顾。

接着从“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开始,用了一大段来形容自己苦吟中的状态,早晨吟诗能忘掉腹中饥饿,晚上吟诗能散掉心中不平,诗人忘情地投入,彷彿喝醉了酒一般,头发也不梳,家事也不管,小儿哭也无心照顾,客人来了也忘了迎接。他不担忧像颜回那样贫困,也不羡慕猗顿那样的巨富,不因为穿着粗布衣服而羞惭,也不羡慕华美的衣冠。

诗人完全沉浸在这样一种创作状态中,在这种状态里,诗人心游八极,细微处如破虱虫,宏大处如屠长鲸,如探月窟,如见万怪。种种难以言说的滋味,只有自己知晓。当真是“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最後诗人说自己做的诗惊天地、泣鬼神,鸟兽骇、山岳崩,结果天帝恼怒,又派人将他接回了天上。收尾时,一样的豪迈健举,不乏英爽之气。其中“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江边茅屋风雨晴,闭门睡足诗初成”,“叩壶自高歌,不顾俗耳惊”等句,我觉得都是自太白、长贺之後,难得一见的好句子。

然而,季迪虽有太白之气度,有太白之雄才,可惜他却没有生在大唐时代。在唐代,虽然李太白的狂傲一样不为世所容,但唐明皇对他的处理只是“赐金放还”而已,至於後来,太白投永王搞“分裂”,闹腾得也实在过分,流放夜郎也算不得多冤枉,何况不久就遇赦而归了,太白还是可以落得善终。

注释

青丘子歌:诗人以诗自状其耽于吟咏之狂态,心与物游之妙趣,运笔矫健奔放,游止自如,表露出一种炽烈的豪情。

诗淫:诗迷,深嗜诗者。淫,沉溺。

臞(qú)而清:清瘦貌。臞,清瘦。

五云阁:神仙居住的宫殿楼阁,有五色瑞云缭绕。

仙卿:仙官。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降谪:谴罚贬降。

蹑屩(nièjuē):谓远行。蹑,踩;屩,用麻、草做的鞋。《史记·范睢列传》:「夫虞卿蹑屩檐簦,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

「不肯折腰为五斗米,不肯掉舌下七十城。」句:不肯为微薄的俸禄而趋奉于官场。五斗米,低级官吏的薪俸。《晋书·陶潜传》载,(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掉舌:卖弄口才,摇唇鼓舌,指游说。《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尝谓韩信曰:「郦生(郦食其)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馀城。」

但好:只喜欢。

觅诗句:苦吟,寻找诗句。杜甫《又示宗武》:「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

酬赓:以诗词酬唱应和。

「田间曳杖复带索」句:在田野里拄着拐杖,垂着衣带边走边吟。《列子·天瑞》载,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期「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鲁迂儒:鲁地迂腐的儒生。《汉书·叔孙通传》载,汉王并天下,叔孙通徵鲁诸生三十馀人制定朝仪,鲁有两生不肯行,曰:「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毋污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时变。」楚狂生:指佯狂避世的隐者。《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疏:「接舆,楚人,姓陆名通。昭王时政令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后常用来通指狂士。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兀兀如被酲(chéng):昏昏沉沉如同醉酒。兀兀,昏沉貌;酲,病酒。

栉(zhì):梳理。

果:竟然。

不忧回也空:不会因颜回那样贫穷而忧。《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屡空,经常贫穷。《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不慕猗氏盈:不羡慕猗顿那样的巨富。猗氏,猗顿。《史记·货殖列传》:「猗顿用盬盐起。」裴骃集解:《孔丛子》曰:「猗顿,鲁之穷士也。耕则常饥,桑则常寒。闻朱公富,往而问术焉。朱公告之曰:『子欲速富,当畜五质□。』于是乃适西河,大畜牛羊于猗氏之南,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以兴富于猗氏,故曰猗顿。」

不惭被宽褐:不因为穿着宽大的粗布衣服而羞惭。褐,古代卑贱之人所穿衣服,也用来代指卑贱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

不羡垂华缨:不羡慕仕宦者华美的衣冠。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

龙虎:喻乱世的英雄豪杰。

乌兔:指日月。古代神话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左思《吴都赋》:「笼乌兔于日月,穷飞走之栖宿。」

元气、元精:指天地间的精气。王充《论衡·超奇》:「天禀元气,人受元精。」

「冥茫八极游心兵」句:谓作者的神思驰聘于苍茫无际之间。冥茫、八极,均指极远无际。心兵,为文为诗的神思。心感物而动,如应外敌,故曰心兵。韩愈《秋怀》:「诘屈避语穿,冥茫触心兵。」

「坐令无象作有声」句:使难以形容的情景有声有色。坐令,致使。

破悬虱:击中空中悬挂的微如虱样的东西。语本《列子·汤问》载:纪昌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学视而后可。」昌以□悬虱于牖,南面望之。「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长鲸:鲸鱼。

沆瀣(hàngxiè):夜间的露气。屈原《远游》:「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峥嵘:高峻的山峰。

轧轧:生机始发貌。

天根:星名,即氐宿。

月窟:传说中月的归宿处。杨子云《长杨赋》:「西厌月窟,东震日域。」刘良注:「月窟,月出穴也,在西。」

「犀照牛渚万怪呈」句:《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多怪物,峤遂□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犀照,燃烧犀牛角照明。牛渚,山名,在安徽当涂县西北,山脚突入长江部分为采石矶,也称牛矶。

俄:瞬间。

听音谐《韶》乐:诗歌的音韵犹如《韶》乐一样和谐优美。《韶》,相传为虞舜时的乐曲名。《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大羹:古代祭祀时所用的肉汁。

金石:钟磬类乐器。

轰铿:发出轰鸣铿锵的声音。

叩壶自高歌:《晋书·王敦传》:「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为节,壶边尽缺。」叩,击打。

「欲呼君山老父携诸仙所弄之长笛,和我此歌吹月明。」句:据《博异志》载,贾客吕乡筠善吹笛,月夜泊君山侧,命酒吹笛。忽有老父挐舟而来,袖出笛三管,其一大如合拱,次如常,其一绝小,如细笔管。乡筠请老父一吹,老父曰:「大者合上天之乐,次合仙乐,小者老身与朋侪所乐者,庶类杂而听之,未知可终曲否?」言毕,抽笛吹三声,湖上风动,波涛沆瀁,鱼鳖跳喷。五声、六声,君山上鸟兽叫噪,月色昏暗。舟人大恐,老父遂止。引满数杯,棹舟而去,隐隐没于波间。」诗即用此典。

欻(xū)忽:忽然,形容迅急。

白鹤:传说中的仙鸟。

狡狯(kuài):嬉戏、变化。《神仙传》说麻姑掷米成珠,王远笑曰:「姑故年少。吾老矣,了不喜复作此狡狯变化也。」

瑶京:传说中天帝的京城,为神仙世界。

收录诗词(947)

高启(明)

高启简介

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在文学史上,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相关古诗词

寻胡隐君

明朝-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形式: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朝-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形式:

观鹅

明朝-高启

交睡春塘暖,苹香日欲曛。

嫩怜黄似酒,净爱白如云。

击乱思常侍,笼归忆右军。

沧波堪远泛,莫入野凫群。

形式:

步至东皋

明朝-高启

斜日半川明,幽人每独行。

愁怀逢暮惨,诗意入秋清。

鸟啄枯杨碎,虫悬落叶轻。

如何得归后,犹似客中情。

形式:

采香径

明朝-高启

晨妆出采芳,零露湿罗裳。

种徙山中品,熏传海外方。

抱筐归蕙径,焚鼎荐兰堂。

未足娱君寝,西施体自香。

形式:

临顿里十首

明朝-高启

闻说桥东地,高人旧隐居。

养生应有道,觅举绝无书。

爱救粘丝蝶,嗔惊出水鱼。

时寻戴颙宅,自驾短辕车。

形式:

临顿里十首

明朝-高启

应爱山斋好,秋风不卷茅。

凿渠侵蚁穴,移树带禽巢。

人世真浮梗,吾生岂系匏。

不逢皮从事,谁结岁寒交。

形式:

临顿里十首

明朝-高启

载酒携山榼,安琴制石床。

凫眠皆傍母,蜂去自从王。

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

不扶灵寿杖,筋力老能强。

形式:

临顿里十首

明朝-高启

自少图名意,谁言世不知。

僧求开寺记,客送买山资。

细雨鱼生子,斜阳燕哺儿。

平生无事迫,心苦为寻诗。

形式:

临顿里十首

明朝-高启

斩伐凭樵斧,经纶在钓车。

薄云还露月,小雨不妨花。

酒债应多处,诗名自一家。

虚烦时主召,懒脱故衣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