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世少高年,伤哉传父祖。
吾生良过分,六十已逾五。
自为鲜民来,奔走备艰苦。
每逢先忌日,双泪落槃俎。
忍复受称觞,成行拜儿女。
殊非老人意,转触伤心绪。
世教日以漓,五鼎俭三釜。
厚已薄所生,逢辰竞华诩。
其或侈宴会,开筵召歌舞。
此风非自今,此事尤不古。
矧余衰且废,徇俗一无取。
仕宦阅十年,依然北门窭。
先庐仅无恙,聊足蔽风雨。
常恐病见侵,去来难自主。
未知从兹往,尚复几寒暑。
但愿汝曹贤,甘贫守前矩。
贻清义有在,何用干吾蛊。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