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缅澄波,沿堤快新霁。
绿罨干树浓,红擎万花丽。
笋舆先后来,松磴两三憩。
叠足山巃嵷,扑眼石陵厉。
泉喧桥影圆,亭敞茶烟细。
呼猿巳无声,飞鹫颇有势。
张翼障日高,垂咮啄云锐。
迦陵远流音,圆泽近同谛。
结夏慧理岩,论古咸和岁。
蜡屐穿玲珑,藤杖阅迢遰。
一派泻龙浤,千盘拥螺髻。
具相嵌庄严,题名杂分隶。
洞窥一线天,台译千佛偈。
登顿竟忘疲,脱略了无系。
高轩补寻梅,层椒迟访桂。
往迹追白苏,忘形到支惠。
佳荈浸清寒,伊蒲出新脆。
解衣到剧谭,临池更游艺。
画法尚夏圭,砚怀抱刘蜕。
竹阴午梦清,槐院晚蝉嘒。
归思趁吟鞭,凉风袭行袂。
出山尚闻钟,临湖重鼓枻。
回指翠微间,却眺烟波际。
此游殊耐吟,后会良可继。
暑歊翻避人,我东日西逝。
清江苏仪徵人,字伯元,号芸台。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授编修。道光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历官所至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自任。在史馆倡修《儒林传》、《文苑传》,在浙、粤等省,设诂经学堂和学海堂。生平著述甚富,兼工书,尤精篆隶。校刊《十三经注疏》、《文选楼丛书》,撰辑《经籍纂诂》、《积古斋钟鼎款识》、《两浙金石志》等,汇刻《学海堂经解》,自著有《研经室集》。老病致仕,卒谥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