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 · 海鲜单

古人珍并无海鲜之说,今世俗尚之,不得不吾从众。作《海鲜单》。

【燕窝】

燕窝贵物,原不轻用。如用之,每碗必须二两,先用天泉滚水泡之,将银针挑去黑丝。用嫩鸡汤、好火腿汤、新蘑菇三样汤滚之,看燕窝变成玉色为度。此物至清,不可以油腻杂之;此物至文,不可以武物串之。今人用肉丝、鸡丝杂之,是吃鸡丝、肉丝,非吃燕窝也。且徒务其名,往往以三钱生燕窝盖碗面,如白发数茎,使客一撩不见,空剩粗物满碗。真乞儿卖富,反露贫相。不得已则蘑菇丝,笋尖丝、鲫鱼肚、野鸡嫩片尚可用也。余到粤东,阳明府冬瓜燕窝甚佳,以柔配柔,以清入清,重用鸡汁、蘑菇汁而已,燕窝皆作玉色,不纯白也。或打作团,或敲成面,俱属穿凿。

【海参三法】

海参无味之物,沙多气腥,最难讨好。然天性浓重,断不可以清汤煨也。须检小刺参,先泡去沙泥,用肉汤滚泡三次,然后以鸡、肉两汁红煨极烂。辅佐则用香蕈、木耳,以其色黑相似也。大抵明日请客,则先一日要煨,海参才烂。尝见钱观察家,夏日用芥未、鸡汁拌冷海参丝甚佳。或切小碎丁,用笋丁、香蕈丁入鸡汤煨作羹。蒋侍郎家用豆腐皮、鸡腿、蘑菇煨海参亦佳。

【鱼翅二法】

鱼翅难烂,须煮两日,才能摧刚为柔。用有二法:一用好火腿、好鸡汤,如鲜笋、冰糖钱许煨烂,此一法也;一纯用鸡汤串细萝卜丝,拆碎鳞翅搀和其中,飘浮碗面。令食者不能辨其为萝卜丝、为鱼翅,此又一法也。用火腿者,汤宜少;用萝卜丝者,汤宜多。总以融洽柔腻为佳,若海参触鼻,鱼翅跳盘,便成笑话。吴道士家做鱼翅,不用下鳞,单用上半原根,亦有风味。萝卜丝须出水二次,其臭才去。尝在郭耕礼家吃鱼翅炒菜,妙绝!未传其方法。

【鳆鱼】

鳆鱼炒薄片甚佳,杨中丞家削片人鸡汤豆腐中。号称“鳆鱼豆腐”;上加陈糟油浇之。庄大守用大块鳆鱼煨整鸭,亦别有风趣。但其性坚,终不能齿决。火偎三日。才拆得碎。

【淡菜】

淡菜煨肉加汤,颇鲜,取肉去心,酒炒亦可。

【海蝘】

海蝘,宁波小鱼也,味同虾米,以之蒸蛋甚佳。作小菜亦可。

【乌鱼蛋】

乌鱼蛋最鲜,最难服事。须河水滚透,撤沙去臊,再加鸡汤、蘑菇爆烂。龚云若司马家制之最精。

【江瑶柱】

江瑶柱出宁波,治法与蚶、蛏同。其鲜脆在柱,故剖壳时多弃少取。

【蛎黄】

蛎黄生石子上。壳与石子胶粘不分。剥肉作羹,与蚶、蛤相似。一名鬼眼,乐清、奉化两县上产,别地所无。

形式:

翻译

古人讲究八珍,却并没有海鲜的说法。而当今社会讲究吃海鲜,我也不得不追随大众的喜好,作《海鲜单》一章。

【燕窝】

燕窝是贵重的食物,一般不轻易食用。需要食用的话,一碗必须要有二两。在食用燕窝之前,先用烧沸的天然泉水浸泡,用银针把燕窝中的黑丝挑去。之后,再用嫩鸡汤、质量好的火腿汤和新蘑菇汤来和燕窝一起烧炖,观察到燕窝变成玉色就可以了。燕窝是极其清爽的食物,不能跟油腻的食物混在一起;同时,它还是质地非常柔软的食物,不能跟带骨头的硬物混杂在一起。当今有人用肉丝、鸡丝来跟燕窝搭配成菜,这分明是为了吃鸡丝和肉丝,并不是要吃燕窝。而且有的人仅仅是贪图燕窝的美名,煮面时,每碗面上都盖上一丁点燕窝,如同几根白头发一样,筷子一挑就不见了,只剩下满碗的粗俗食物。真是乞丐卖弄自己的富有,反而露出了穷酸相。实在不得已时,用蘑菇丝、笋尖丝、鲫鱼肚、野鸡嫩片来搭配燕窝,也可以凑合。我到粤东杨明府家做客时,发现他家做的冬瓜燕窝特别好吃,用质地柔软的食物和清爽的食物来搭配燕窝,只是多用了些鸡汁、蘑菇汁而已。燕窝都是玉色,没有纯白色的。有的人把燕窝捶成团吃,有的人则把燕窝敲成面吃,这都是些生拉硬扯的做法。

【海参三法】

海参本身没有味道,泥沙多又腥味重,很难做成好吃的菜肴。海参有浓重的腥气与涩味,千万不能以清汤煨煮,单独成菜。要挑选小刺参,用水浸泡,去掉泥沙,之后用烧沸的肉汤滚泡三次,再用兑在一起的鸡汁和肉汁红煨到烂熟。烧制海参需要搭配香菇、木耳,因为它们跟海参一样,都是黑色的。请客吃海参,要提前一天煨煮,海参才能煮烂。我曾见过钱观察家,在夏天用芥末、鸡汁拌冷海参丝,味道很好。或者把海参切成小碎丁,将笋丁、香蕈丁放入鸡汤中,一起煨煮做成羹。蒋侍郎家用豆腐皮、鸡腿、蘑菇煨煮海参,味道也不错。

【鱼翅二法】

鱼翅很难煮烂,要让刚硬的鱼翅变得柔软,需要煮上两天。鱼翅有两种做法:用上好的火腿与鸡汤,加入一钱左右的鲜笋、冰糖煨煮,直到把鱼翅煮烂,这是第一种做法;第二种做法是,把细萝卜丝放入纯鸡汤中,把鱼翅拆碎,掺杂其中,细碎的鱼翅和萝卜丝都漂浮在汤中,吃的人很难分辨哪些是萝卜丝,哪些是鱼翅。用前一种方法的,汤应该少一点;而用后一种方法的,汤应该多一点。总之,鱼翅是柔腻融和为最佳。如果煮得不够透烂,吃海参时,海参僵硬着会碰到鼻子,而夹鱼翅时,鱼翅则易滑落到盘子外,那就成笑话了。吴道士家做鱼翅时,不用鱼翅的下半部,单用上半部分,也很有风味。做鱼翅时,萝卜丝需要出水两次,萝卜的异味才能去掉。曾在郭耕礼家吃鱼翅炒菜,极其美味,可惜我没有学到做法。

【鳆鱼】

鳆鱼的最佳烹饪方法是切成薄片后烹炒。杨中丞家有一道菜叫“鳆鱼豆腐”,就是把鳆鱼切成片后放入鸡汤豆腐中烹制,再在上面浇上陈糟油。庄太守家用一大块鳆鱼与整只鸭子一起煨煮,同样别有风味。但是,鳆鱼质地坚硬,牙齿难以嚼碎。需煨煮三天,肉才能煮烂。

【淡菜】

用淡菜煨肉煮汤,味道鲜美。去掉贻贝的内脏,加酒烹炒也可以。

【海蝘】

海蝘,宁波地区出产的小鱼,味道和虾米一样,用它来蒸鸡蛋最好,做成小菜也可以。

【乌鱼蛋】

乌鱼蛋味道最鲜美,也最难烹制。必须用河水将乌鱼蛋洗干净,去掉沙子和腥味,再加入鸡汤和蘑菇煮烂。司马龚云若家做的乌鱼蛋最为精美。

【江瑶柱】

江瑶柱出产于宁波地区,烹制的方法与蚶、蛏相同。江瑶柱最鲜脆的部分在肉柱,因此剖壳剥离肉柱时,要扔掉大量没有用的东西,留取少量优质的部分即可。

【蛎黄】

牡蛎生在石子上,壳与石子粘在一起分不开。牡蛎的做法是把肉剥下来制作羹汤,做法与蚶、蛤类似。牡蛎也称鬼眼。只生在乐清、奉化两地,别的地方都没有。

收录诗词(166)

袁枚(清)

袁枚简介

袁枚,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相关古诗词

祭妹文

清代-袁枚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䀢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殜,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傍,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睟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生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形式: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形式:

谒岳王墓

清代-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形式: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形式:

清代-袁枚

【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形式:

遣兴二首

清代-袁枚

【其一】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其二】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形式:

春寒

清代-袁枚

重裘逢二月,神手步芳林。

残雪有余色,百花无竞心。

踏青苔影薄,禁火客愁深。

倾耳碧溪畔,黄鹂迟好音。

形式:

夜过瓜洲

清代-袁枚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

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

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形式:

十一月十三日冷水步夜起玩月

清代-袁枚

霜月两澄鲜,孤篷夜悄然。

自携双鬓雪,独对一江烟。

僵树立如铁,寒星摇满天。

横斜几枝桨,也学榜人眠。

形式: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清代-袁枚

秋夜论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