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曰:故用极亵昵字,末句接下方有力。何焯曰:此篇最警切,用意可谓反复深至。纪昀曰:议论以指点出之,神韵自远。若但议论而乏神韵,则周昙、胡曾之流仅有名论矣。诗固有理足意正而不佳者。
《李义山诗集笺注》:姚培谦曰:沉痛得《正月》诗人遗意。
《玉谿生诗意》:“一”字、“便”字,“何劳”字、“始堪”字、“已报”字,相呼相应。
《诗法易简录》:“便亡”字,“已报”字,令人读之竦然,垂戒深矣。
《秋窗随笔》:“横陈”二字见宋玉赋,古今以为艳语。《愣严经》有云:“于横陈时,味如嚼蜡。”作此注脚,亦稍寓微意。
【其二】
《李义山诗集辑评》:朱彝尊曰:有案无断,其旨更深。何焯曰:上篇叹其不知不见是图,下篇叹其至死不悟。纪昀曰:此首较有含蓄,妙于不纤不佻,唯起句稍滞相耳。又曰:四家评曰:“警快”。廉衣评曰:芥舟云二诗太快,然病正在前二句欠深浑,后二句必如此快写始妙。
《重订李义山集笺注》:程梦星曰:以托北齐以慨武宗、王才人游猎之荒淫也。
《诗法易简录》:只叙其事,不着议论,而荒淫沉迷,写得可笑可哀。
《絸斋诗谈》:不说他甚底,罪案已定,此咏史体。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二首案而不断,意味无尽,视咏史好为议论者,不如此之深切也。
《射鹰楼诗话》:诗但述其事,不溢一词,而讽谕蕴藉,格律极高。此唐人擅长处。
《李义山诗辨正》:前篇首二句语虽朴质,而神味极自然。此篇起句亦笔力苍劲,警策异常。纪氏谓其“欠浑”、“滞相”,盖未统会全篇气息观之耳。
《诗境浅说续编》:名都已失,戎马生郊,而犹羽猎戎装,掷金瓯而不顾。后二句神采飞扬,千载下诵之,声口宛然,词人妙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