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

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

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

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

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

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

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

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

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

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

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

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仿佛应是孙兴公。

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

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

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

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

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

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

士女空夸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

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

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

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

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

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

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

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

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

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形式:
收录诗词(1194)

黄景仁(清)

黄景仁简介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相关古诗词

杂感

清代-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形式:

绮怀(其十五)

清代-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形式:

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形式:

别老母

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形式:

春暮呈容甫

清代-黄景仁

先生吟太苦,终日闭荆关。

我亦诗穷者,邀君数往还。

对床听夜雨,分枕梦青山。

一任春江上,流红万点殷。

形式:

客夜

清代-黄景仁

空馆绿苔闭,步看珠斗斜。

移床随落月,灭烛对孤花。

水调邻家笛,雷音梦里车。

离忧损年少,顿袖一长嗟。

形式:

将之京师杂别

清代-黄景仁

翩与归鸿共北征,登山临水黯愁生。

江南草长莺飞日,游子离邦去里情。

五夜壮心悲伏枥,百年左计负躬耕。

自嫌诗少幽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

形式:

都门秋思

清代-黄景仁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形式:

都门秋思

清代-黄景仁

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

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

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

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形式:

绮怀

清代-黄景仁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