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 寿赵民则提刑。时新除,且素不喜饮

诗书万卷,合上明光殿。案上文书看未遍,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看君自是长年。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形式:

注释

赵民则:宋·杨万里《诚斋集·卷一百十九·〈行状·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公讳像之,字民则,秦悼王之六世孙也。今居高安。穉(zhì)齿嗜学至忘寝馈,痛扫绮?,鑚(zuān)砺萤雪。年未冠,洞晓经训,贯综太史公班固书。属文立成,风踔川达。小试郡博士馆下,每蹴寒士于下风而立其上,与其仲氏俨同登绍兴十八年之乙科,年二十有一,为宗子第三人,授修职郎抚州司户参军。……升从事郎,郴州军事判官。……三十一年,逆亮㓂(kòu)边,王师征之,朝廷下虎符发诸郡材官。郴兵不满三百,不发则违诏,发之则郡无备。公为太守草奏,请勿发。免符下,州民守谯门,呼舞为贺,且谢守曰:『此赵判官草奏力也。』……宜章县兵李金倡蛮数千人起为盗,张甚,声震湖广。孝宗皇帝特命中书舍人刘公珙帅长沙,委以平贼。刘公入境,公与县令御之境上,刘公以公知名士也,送客独留诹以平贼之策,且问郴城坚瑕之状。公曰:『小而坚,然难守。』曰:『何也?』公曰:『城中有三井尔。受围五日,不待战死,已渴死矣。曰:『为之奈何?』公曰:『此贼非湖南材官所能了也,非鄂渚羽林不可。』刘公遂用公言以闻朝廷,遣一将谷青者来,贼即伏诛。刘公首荐以改秩且请擢以不次之位。后帅张公孝祥至得公笺记,手之不释以示幕下士曰:『吾当荐士无出赵令右者矣。』即剡荐书且招公入府,为十日饮。时侍讲张公栻与侍讲朱公熹相与讲习,皆与公游,文名诗声焯乎朝野。改左宣教郎知鄂之蒲圻县。会诸道大侵,流殍相望。蒲圻邈在湖山之外,地荒民贫,公劳来安集,振贷有方,境内安业,旱不为灾。部使者及太守交章上其最诏与中外,升擢之职,除知汉阳军。见上辞行时,孝宗方锐意恢复,公进言曰:『鸷鸟之击,必匿其形;举大计而使敌人有备我之心,非策也。愿升下晦其强以骄其心,使不我备修政刑、广储积、砺兵甲、选将帅,观衅而动、待机而发,使如雷霆不及掩耳。』又言:『召见多士,许其进言,此盛德事也。然人怀希合之心,好立新奇之论,闻之若可,喜行之则无实,愿审于听言而谨于出令。』上皆称善。……改守全州。丁通议公忧,服除,贫甚,有房州别驾虚位,公欣然诣曹受署。房陵与公所居相距三千里,公留孥(nú)以侍母太硕人宋而匹马之官。守?(quē)兼行府事,勤恤远民,专务惠养。境内告旱,公精意雩禜(yú yíng),不崇朝而雨,民皆欣然曰:『此赵公雨也。』丁太硕人忧,服除,将造朝。一日,孝宗御华拱殿,见文武俊乂盈庭,天颜有喜,因问『班缀中属籍在列者若干人。』则曰『无之。』于是愀然不怡,即诏侍从举宗室文学政事可为中外之用者各二人,吏部尚书萧公燧首以公应诏,除知郢州。公见孝宗论事剴(kǎi)切,上喜曰:『观卿议论,非苟合者,郢非所以处卿,卿当留侍朕。』即日除军器少监。……未几,即拜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建台之始,风采一新。……少无宦情,年未五十,即治别墅号曰南畴。花木成列,松竹造天,皆手植也。一觞一咏,左琴右书,飘然有违世之想。不治生业,老而益贫。有问者,公曰:『居閒食不足,从事力难任,吾故未能以此而易彼也。』嘉泰二年四月二十三日以疾终于正寝,官至朝请大夫,赐紫金鱼袋,享年七十有五,……其为诗平淡简远,如清泉白石苍松翠竹,初无钩章棘句之苦心而有绝尘拔俗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事。」《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赵像之,一甲第三十三人,字民则。年二十一,三月十七日生。」《江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一》:「赵像之,字明则,高安人,绍兴进士,授临川司户,较艺庐陵,得周益公、杨诚斋为门生。仕至军器少监。像之为诗文平淡简远,虽持节秉旄,而家犹贫焉。」

明光殿:《汉官仪》:「汉尚书奏事于明光殿。」

收录诗词(791)

辛弃疾(宋)

辛弃疾简介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济南府歴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歴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生于金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歴城县,时中原已陷于金。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海陵王南侵,稼轩趁机聚众二千,投忠义军隶耿京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奉京命奏事建康,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稼轩还至海州,约忠义军五十骑,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献俘行在,改差签判江阴军,时年二十一岁。宋孝宗干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干道时,累知滁州,宽征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历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淳熙中,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为言者论罢。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未几又为谏官诬劾落职,居铅山。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1204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1207年)召赴行在奏事,进枢密都承旨,未受命而病卒,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忠敏”。稼轩擅长短句,以豪放为主,有“词中之龙”之称,与东坡并称“苏辛”,又与易安并称“济南二安”。平生力主抗金,“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尝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然命运多舛,屡与当政之主和派政见不合,备受排挤,壮志难酬。故满腔激情多寓于词。词风多样,题材广阔,悲郁沉雄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更善化前人典故入词。现存词六百馀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敬甫辑有《稼轩集钞存》,近人邓恭三增辑为《辛稼轩诗文钞存》。生平见《宋史·卷四百〇一·辛弃疾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及邓恭三《辛稼轩年谱》。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宋代-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形式:

破阵子 ·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形式:

青玉案 · 元夕

宋代-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形式:

祝英台近 · 晚春

宋代-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形式:

贺新郎 · 把酒长亭说

宋代-辛弃疾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形式:

贺新郎

宋代-辛弃疾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形式:

木兰花慢 · 滁州送范倅

宋代-辛弃疾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形式:

贺新郎 · 别茂嘉十二弟

宋代-辛弃疾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形式:

念奴娇 · 书东流村壁

宋代-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形式:

浪淘沙 · 山寺夜半闻钟

宋代-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