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多铭识,图从博古援。
世惟金石寿,今觉鼎钟繁。
此物传周器,何时入国门。
问名充象著,索价重瑶琨。
鲁国年无纪,姬公典幸存。
启封从圣子,近裔属文孙。
大祀新宫焕,东藩古制敦。
百笾偕簠簋,五献设彝樽。
螭虎形差肖,夔跜势若蹲。
比铏安足稳,似鬲取唇反。
上耸环堪贯,中虚腹可扪。
规模因朴著,容受以升论。
黯黮苔封色,依稀土蚀痕。
俯将轻汉爵,前欲媲商尊。
俗巳无精鉴,评难定一言。
会逢欧赵辈,重与考渊源。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