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

扁舟迎春色,东下淮楚乡。

侧身风波地,回首英俊场。

顾我本俗材,百事无一长。

滥迹入册府,举动初不皇。

乍脱泥滓底,稍见日月光。

峻阁郁前起,隐嶙天中央。

春风花竹明,晓雨宫殿凉。

溢目尽图史,接翼皆鸾凰。

明窗置刀笔,大案罗缣缃。

文字虽幼学,钝庸今废忘。

不能温旧习,考古评兴亡。

腼颜于其间,汗下如流浆。

徒然日饱食,出入随群行。

朝廷比多事,亦合强激昂。

况有诏书在,烂然贴北墙。

奋舌说利害,以救民膏肓。

不然弃砚席,挺身赴边疆。

喋血鏖羌戎,胸胆森开张。

弯弓射搀枪,跃马扫大荒。

功勋入丹青,名迹万世香。

是亦丈夫事,不为鼠子量。

数事皆不能,徒只饱腹肠。

有如凫雁儿,唼喋守稻粱。

岁月今逝矣,齿摇发已苍。

于时既无益,自合早退藏。

诸君天下选,才业吁异常。

顾当发策虑,坐使中国强。

蛮夷不敢欺,四海无灾殃。

莫效不肖者,所向皆荒唐。

又不耐羞耻,但欲归沧浪。

濡毫备歌咏,仰首看翱翔。

舟中稍无事,思念益以详。

恨无一棱田,可以足糟糠。

出处皆未决,语默两弗臧。

莽不知所为,大叫欲发狂。

作诗寄诸君,鄙怀实所望。

形式: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苏舜钦简介

苏舜钦,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相关古诗词

沧浪亭记

宋代-苏舜钦

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时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辟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

一日过郡学,东顾草树郁然,崇阜广水,不类乎城中。并水得微径于杂花修竹之间。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访诸旧老,云钱氏有国,近戚孙承右之池馆也。坳隆胜势,遗意尚存。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

予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形骸既适则神不烦,观听无邪则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动物耳。情横于内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则溺,以为当然;非胜是而易之,则悲而不开。惟仕宦溺人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胜之道。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为胜焉!

形式:

夏意

宋代-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形式:

淮中晚泊犊头

宋代-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形式:

水调歌头 · 沧浪亭

宋代-苏舜钦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形式:

兴庆池

宋代-苏舜钦

馀润涨龙渠,疏溜连清浐。

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

渔归别浦闲,雁下沧波晚。

岸北有高台,离魂荡无限。

形式:

和石曼卿明河咏

宋代-苏舜钦

八月银河好,天高夜自明。

楼台通迥意,风露得馀清。

几为浮云乱,都宜小雨晴。

离人强回首,耿耿邈无情。

形式:

静胜堂夏日呈王尉

宋代-苏舜钦

虚堂吏事稀,吟卧欲忘机。

窗静蜂迷出,帘轻燕误飞。

烦心倾晚簟,倦体快风衣。

更想霜云外,同君看翠微。

形式:

黎生下第还乡

宋代-苏舜钦

人云之子贤,文采出巴川。

失意声名在,还爱岁月迁。

离怀春色里,归路夕阳边。

无废青箱学,穷愁古亦然。

形式:

春日晚晴

宋代-苏舜钦

人言春雨好,更好晚来晴。

树色通帘翠,烟姿著物明。

得泥初燕喜,避弋去鸿轻。

谁见危栏外,斜阳尽眼平。

形式:

有客

宋代-苏舜钦

有客论时事,相看各惨然。

蛮夷杀郡将,蝗蝻食民田。

萧瑟心空远,徘徊志自怜。

何人同国耻,馀愤落樽前。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