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翁

老翁号乞喧,手携幼稚孙;

问渠来何许,哽咽不能言。

久之拭泪诉,世居濒海村;

义师与狂虏,抄掠每更番。

一掠无衣谷,再掠无鸡豚;

甚至焚室宇,岂但毁篱藩。

时俘男女去,索赂赎惊魂;

倍息贷富户,减价鬻田园。

幸得完骨肉,何暇计饔飧;

彼此赋役重,名色并杂繁。

苦为两姑妇,莫肯念疲奔;

朝方脱系圄,夕已呼在门。

株守供敲朴,残喘岂能存!

举家远逃徙,秋蓬不恋根;

渡海事行乞,冀可活晨昏。

我听老翁语,五内痛烦冤;

人乃禽兽等,弱肉而强吞。

出师律不肃,牧民法不尊;

纵无恻隐心,因果亦宜论。

年来生杀报,皎皎如朝暾;

胡为自作孽,空负天地恩!

形式:
收录诗词(108)

卢若腾(明)

卢若腾简介

字闲之,又字海运,号牧州,晚年自号“留庵”,同安县翔凤里(今属金门县)人,徙居晋江。崇祯十三年(1640 年)进士,任兵部主事。调任宁波巡海道佥事,居官洁己惠民,剔奸弊,抑势豪,擒捕盗贼,百姓安堵。又任凤阳巡抚,甲申变后,与沈佺期、许吉燝等同渡海,隐居台湾,励节终身,66 岁去世。著有《方舆图考》40 卷、《补遗》1 卷。此外,还著有《留斋文集》7 卷、《岛居随录》2 卷、《浯洲节烈传》、《岛噫诗集》、《舆耕堂随笔》、《岛山闲居偶寄》、《印谱》等,惜多已散失,仅存《岛噫集》一书行世。为人秉性忠贞,仁慈爱民,深得百姓爱戴,遂有“卢菩萨”之称。卢氏在贤厝可说是大姓氏,如今子孙已传第十四代,现在还居住在卢氏故宅。卢氏故宅正屋为马背式,属于一落四榉头格局之金门传统建筑。故宅又称“留庵故居”。

相关古诗词

门人林寿侯、升甫昆仲招游大岩云塔院有赋

明朝-卢若腾

偶移游客屐,来过野僧寮;

山是旧清净,地多新赋徭。

战风千树叶,催雨五更潮;

无限感时绪,暂将杯酒浇。

形式:

次韵答骆亦至

明朝-卢若腾

茅斋来胜友,如挹古人风;

苦节死生外,孤踪儒、释中。

无诗不爱国,有策足平戎;

知尔怀悲愤,逃空未得空。

形式:

蔡生过我即别

明朝-卢若腾

契阔十年许,跫然到我旁;

话心犹未了,游兴一何忙。

赠卷留冰雪,驱车去草堂;

那堪遥订约,隔岁望来航。

形式:

次韵答庄友

明朝-卢若腾

相逢大乱际,顿觉话言新;

悲甚古兴废,耻随人笑颦。

诗文穷愈富,气谊离偏亲;

未许渔樵辈,伴君去避秦。

形式:

鲁王将入粤,赐诗留别;次韵奉和

明朝-卢若腾

耻作池中物,春风护去樯;

身原关治乱,迹不碍行藏。

碧水连云驶,丹心向日将;

翠华今渐近,攀附即飞翔。

形式:

浯中佳泉,蟹眼、将军与华严而三耳;华严地僻名隐,偶过沦茗,赋以表之

明朝-卢若腾

石罅流涓涓,幽香自可怜;

未经尝七碗,几失第三泉。

迹古僧铭在,源深海眼传;

冷然逢夙契,欲去更流连。

形式:

赠鹭门林烈宇,次徐闇公韵

明朝-卢若腾

虎溪曾眺望,旱识此翁贤;

勒石岩栖迹,悬壶市隐年。

奇方能却老,好句或堪传。

茗碗静相对,烦襟一洒然。

形式:

赠鹭门林烈宇,次徐闇公韵

明朝-卢若腾

际兹衰且乱,爱尔隐而贤;

藜杖收佳句,棠巢饮小年。

君公形影近,韩伯姓名传;

但得栖真意,市廛亦旷然。

形式:

旧马过门

明朝-卢若腾

别去经春夏,偶然过我门;

望中生急步,立久转悲喧。

不怨贫相失,长怀旧有恩;

人情多愧尔,惆怅更何言!

形式:

秋日庚子答时人

明朝-卢若腾

四序虽流转,旷观理自同;

金行露欲白,火德日犹红。

蛩韵喧阶下,萤光闪草中;

惟应松与柏,不肯畏秋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