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 · 小桃红 · 采莲女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

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

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碧湖湖上柳阴阴,人影澄波浸,常记年时对花饮。到如今,西风吹断回文锦。羡他一对、鸳鸯飞去,残梦蓼花深。

形式:

诗词简介

《小桃红·采莲女》是金末元初散曲作家杨果创作的一组散曲。此组曲抒写采莲女的生活和爱情,格调清新可喜。第一首小令描写男女恋情,风情旖旎;第二首写的是离人的相思之情,用欢乐衬托孤寂的写法,冷热相间,悲喜交加,尤为别致,风格典雅;第三首描绘女主人公对远人的怀念,塑造了一个绰约多姿的少妇形象;第四首表达失恋女子的惆怅,前半首回忆当年欢爱的情景,后半首写如今形单影只的寂寞愁苦。

翻译

月光笼罩下满城水波一片迷茫,美人依偎在画船上清歌浅唱,经常回忆起我们当年水上相逢的模样。如今却如远隔三湘,望断云天空自惆怅。那位美人笑着说道:“你我相聚就像莲花一样,虽然开放的时间短但思念却很长很长。”

采莲人唱着《采莲歌》,划着采莲船驶过杨柳岸。欢歌笑语响彻两岸,全然不顾寂静的夜晚,鸳鸯梦被惊醒,这一夜是怎么了?原来还有人独自躺在江楼上,请不要唱令人伤心的歌曲,南朝旧曲,会让江州司马泪眼婆娑。

采莲后拨转船头从湖上返回,风儿吹裹着身体翻动着翠绿的湘裙。忽然听人弹奏一曲琵琶,竟然泪水涟涟,盼望着远方的人归来,可芙蓉花都凋谢了,还是没有一点儿消息。夜晚天气转凉,有多少鸳鸯、白鹭不是处处双飞?

碧绿的湖面上笼罩着浓郁的柳阴,人的倒影在清澈的水波中映浸。经常浮现在记忆里的是当年在花间的欢乐畅饮。可是到了今天,仿佛是秋风吹断了织锦回文诗中的慧心。只能如同残梦一般,羡慕那一对鸳鸯双双飞去,进入蓼花的深处同栖共寝。

注释

越调:宫调名,十二宫调之一。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余的都叫“调”,故称调子为宫调。隋、唐的燕乐本有二十八调。但在元曲中常用的,仅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等十二种。小桃红:越调中常用曲牌名。

烟水:指湖面泛起水气,缥缈似烟。微茫:若明若暗,朦胧不清。

兰舟:形容船的华美,在此指采莲船。

若耶:即若邪。浙江绍兴县东南有若耶山,山下有溪叫若耶溪,相传西施曾浣纱于此,也叫浣纱溪。

三湘:一指湘潭、湘乡、湘阴三县,一指潇湘、蒸湘、漓湘三水。

采莲歌:梁武帝作乐府《江南弄》七曲,其中一贡名《采莲曲》,后代仿作者颇多。这里泛指我国南方地区妇女采莲时唱的歌曲。

兰舟:用木兰做的船。这里泛指装饰美的小船。

南朝旧曲:指南朝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曲,旧时一向被认为是亡国之音。唐人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司马泪痕多:唐代白居易于元和年间,被贬为江州司马,作《琵琶行》以自况,结句说:“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棹:船桨。这里作动词用,犹“划”。

约:束。湘裙翠:用湘地丝织品制成的翠绿色裙子。

芙蓉:荷花的别称。谐“夫容”,一语双关。

年时:去年的意思。

西风吹断回文锦:以回文锦的被西风吹断,暗喻夫妇的离散。回文诗,是中国古代杂体诗句,回环往复读之俱成文。相传始于晋代的傅咸和温峤,但他们所作的诗皆不传。今所见苏蕙的《璇玑图诗》最有名。苏蕙是东晋前秦的女诗人。据《晋书·列女传》说: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剌史,被自徙流沙,苏多思之,织锦为《回文璇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蓼(liǎo):一年生草木植物,花淡绿或淡红色。

评注

中国艺术研究院资料馆原馆长黄克:此曲表现的仍是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他拟设的移情以及移情之遭到拒绝,愈表明了对恋情的专注。其设问设答,使得情趣活泼欢跳,体现了民歌的风情。

收录诗词(17)

杨果(元)

杨果简介

金末元初祁州蒲阴人,字正卿,号西菴。金哀宗正大元年(西元一二二四年)进士,历知偃师、蒲城、陕县,以治最称。元初为河南课税及经略司幕官。随史天泽经略河南,为参议。随宜赞画,民赖以安。中统元年(西元一二六〇年),拜北京宣抚使。明年,入拜参知政事。至元六年(西元一二六九年),出为怀孟路总官。其年薨,年七十三,谥文献。正卿美风姿,性聪敏,善谐谑,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工为文章,诗尤长於乐府。所著有《西菴集》。

相关古诗词

洛阳怀古

元朝-杨果

洛阳云树郁崔嵬,落日行人首重回。

山势忽从平野断,河声偏傍故宫哀。

《五噫》拟逐梁鸿去,六印休惊季子来。

惆怅青槐旧时路,年年无数野棠开。

形式:

过狄仁杰墓

元朝-杨果

牝鸡声里紫宸寒,神器都归窃弄间。

一语唤回鹦鹉梦,九霄夺得凤雏还。

荒坟寂寞临官道,清节孤高重泰山。

为问模棱苏相国,当时相见果何颜?

形式:

游裴公亭

元朝-杨果

裴公亭满竹林风,王屋天坛在眼中。

月桂不随春共老,池波直与海相通。

珍羞恐负将军腹,时雨休归社鬼功。

天子仁明百灵助,连村箫鼓废年丰。

形式:

岘山秋晚图

元朝-杨果

江水江花绕大堤,太平歌舞习家池。

而今风景那堪画,落日空城鸟雀悲。

形式:

登北邙山二首

元朝-杨果

干戈丛里过壬辰,原上累累冢墓新。

寒食清明几家哭,问来都是陈亡人。

形式:

登北邙山二首

元朝-杨果

魏家池馆姚家宅,佳卉而今采作薪。

水北水南三二月,旧时多少看花人。

形式:

村居二首

元朝-杨果

草堂有燕贺新成,沙渚无鸥续旧盟。

满径落红风扫静,一渠春碧雨添平。

形式:

村居二首

元朝-杨果

春波澹澹卷寒漪,长日萧萧静竹扉。

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

形式:

济渎庙祷雨感应

元朝-杨果

醮坛人散碧云沉,天表吾君爱物心。

一雨滂𩃱三万里,成汤无用祷桑林。

形式:

羽林行

元朝-杨果

银鞍白马鸣玉珂,风花三月燕支坡。

侍中女夫领军事,黄金买断青楼歌。

少年羽林出名字,随从武皇偏得意。

当时事少游幸多,御马御衣尝得赐。

年年春水复秋山,风毛雨血金莲川。

归来宴贺满宫醉,山呼摇动东南天。

明昌太和承平久,北人岁献蒲萄酒。

一声长啸四海空,繁华事往空回首。

悬瓠月落城上墙,天子死不为降王。

羽林零落只君在,白头辛苦趋路旁。

腰无长剑手无鎗,欲语前事涕满裳。

洛阳城下岁垂暮,秋风秋气伤金疮。

龙门流出伊河水,北望临潢八千里。

蔡州新起髑髅台,只合当年抱君死。

君家父兄健如虎,一旦仓皇变为鼠。

锦衣新贵见莫嗤,得时失时今又悲。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