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台惜别

玉河堤上杨花飞,玉河堤外客西归。

晚色苍苍惨别恨,东风荡荡吹征衣。

昔君从父凉州谪,回首家山邈胡越。

塞阃惊回旅梦孤,杜鹃啼破边城月。

边城月,缺复圆,月光常照玉门关。

对月空教动乡思,西陲万里何时还。

翻怀亲友司封客,生长相违重堪惜。

携琴命驾上京华,聚首开怀论畴昔。

亲情契合未云久,官舍匆匆又分手。

烟光二月蓟城春,祖饥一尊燕市酒。

行旌遥指夕阳西,驿路青山足品题。

雨霁函关吟处好,云连秦树望中迷。

我闻君子擅文武,剩有奇谋御戎虏。

立志休同燕颔流,致身期与嫖姚伍。

他年霄汉重相逢,当时故旧欢无穷。

皇家金石赐不薄,愿言壮岁收边功。

形式:
收录诗词(326)

李贤(原德)(明)

李贤(原德)简介

明河南邓州人,字原德。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

相关古诗词

次泐季潭杂咏白莲沼

明朝-李贤(原德)

方镜无何有,亭亭数白莲。

漱芳怜后辈,遗爱忆前贤。

筑土为高岸,临流引细泉。

最堪秋夜静,花月两婵娟。

形式:

深居

明朝-李贤(原德)

避世寻幽隐,山行十二峰。

茅檐翠竹合,石径碧苔封。

溪涨一川雨,林深千尺松。

遥闻渔父唱,未得一相逢。

形式:

渔隐

明朝-李贤(原德)

晦迹知何事,生涯一棹中。

歌声闻夜月,笛韵和秋风。

有意同归蠡,无心作兆熊。

达人皆遁世,吾道几时隆。

形式:

入涧有作

明朝-李贤(原德)

谷里谁来往,林深一径通。

猿啼常对月,虎啸自生风。

雾重溪流暗,霜浓叶落红。

何时归此涧,渔舫任西东。

形式:

朝东

明朝-李贤(原德)

晓院竹风清,珠帘卷画楹。

薄云收暑气,疏雨带钟声。

棋胜还经虑,诗成可细评。

年年长此日,聊复过平生。

形式:

夜雪

明朝-李贤(原德)

瑞雪纷纷落,残灯半夜馀。

独怜为客日,重看古人书。

梦觉忧还集,诗成乐自如。

遥思乘兴客,风细片帆舒。

形式:

题送别图

明朝-李贤(原德)

送别都门外,江山入画图。

东风吹嫩柳,南浦接荒芜。

驿路停青旆,离筵饯玉壶。

一朝千里别,相赠有诗无。

形式:

寄隐居

明朝-李贤(原德)

道人高隐处,茅屋傍松萝。

犬吠樵夫至,车声长者过。

春风多兴趣,秋月费吟哦。

忽觉光阴晚,衰颜可奈何。

形式:

栎山雨

明朝-李贤(原德)

雨势到孤峰,凉生万壑松。

山头掣紫电,云际挂苍龙。

溪涨鱼争跃,风狂蝶自慵。

儿童惊虎过,门外有行踪。

形式:

洞山泉

明朝-李贤(原德)

寻幽来洞口,洗耳听泉声。

晓色如苔净,寒流似佩鸣。

芳春无客到,深夜有猿惊。

不敢多时立,松风透骨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