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原州城呈张蕡从事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唯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形式:

诗词简介

这首七言律诗抒写羁旅客愁。首联以问句呼起,点明忧愁因独上边城城楼望远,但见满目荒寒引起。颔联渲染原州冷落萧条的景象,言置身于无尽头的孤寂之感。颈联由听觉感受和视觉感受,衬托出诗人心境的悲凉。尾联总束全篇,写出友人为异乡贫官而自身为客,离恨均难收拾的情状。全诗写景高远开阔,情调苍凉凄楚。

翻译

处身在异乡,什么地方最能引发忧愁?那就是独自望远,登上这边城的城楼。暮色渐渐降临,昏黄中只见北来雁飞向南走,地域荒凉寒冷,往西去更没有郡州。听几声塞上号角,时而高越时而低咽响在楼头,一条辽远的泾河,冻成冰再不能东流。你作异乡贫穷的小官,我在异乡客居滞留,此中的离愁别恨,一样都悠长难收。

注释

原州:辖今甘东宁南交界处,州治临泾(今甘肃镇原)。

从事:州郡长官的佐吏。

牵愁:牵动愁绪。

边城:边境附近城镇。

北来:从北面飞来。

塞角:边塞上报时的号角。

咽:低咽。

泾河:即泾水,北源出甘肃平凉,南源出甘肃华亭,东南流入渭水。

派:水的分流,这里泛指水流。

贫官:清贫的官宦。

评注

蔡正孙《诗林广记》:模写幽寂之趣,真所谓蝉蜕污浊之中,蜉蝣尘埃之表。

陈衍《宋诗精华录》:能做第二联壮阔语,说得自然。

收录诗词(395)

魏野(宋)

魏野简介

宋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相关古诗词

乙巳岁郊天后作

宋代-魏野

万物尽熙熙,郊天礼毕时。

安边文教远,过海赦书迟。

南牧虽无也,东封合有之。

茅堂自歌咏,何必向丹墀。

形式:

秋日怀王专

宋代-魏野

菊花原上立,村落雨晴初。

晚吹清群物,秋光澹太虚。

空看新雁字,不得故人书。

犹赖华亭鹤,林闲伴索居。

形式:

宋代-魏野

美化何因见,民歌处处同。

雨申诸县足,狱奏半年空。

郡阁烟光里,人家霁色中。

偶吟知浅拙,将献愧明公。

形式:

赠岐贲推官

宋代-魏野

动静不违书,如君始是儒。

婢闲犹画卦,儿戏亦投壶。

门冷僧长往,官清道更孤。

吾君能大用,皇宋即唐虞。

形式:

闲居书事

宋代-魏野

无才动圣君,养拙住山村。

临事知闲贵,澄心觉道尊。

成家书满屋,添口鹤生孙。

仍喜多时雨,经春免灌园。

形式:

寇相公生辰二首其一

宋代-魏野

岳渎精英气,来钟积庆门。

何时生上相,明日是中元。

仙药宁无种,灵椿别有根。

伫期三入后,一品见玄孙。

形式:

上知府赵侍郎二首其二

宋代-魏野

坐棠虚庙堂,俗亦似身康。

药按仙方炼,茶开御印尝。

吏因呈案惧,民为立碑忙。

公退无馀事,逍遥只道装。

形式:

冬日书事

宋代-魏野

一月天不暖,前村到岂能。

闲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

松色浓经雪,溪声涩带冰。

吟馀还默坐,稚子问慵应。

形式:

题崇胜院河亭

宋代-魏野

陕郡衙中寺,亭临翠霭闲。

数声离岸橹,几点别州山。

野客犹思住,江鸥亦忘还。

隔墙歌舞地,喧静不相关。

形式:

送徐道士赴阙

宋代-魏野

捧诏异常伦,无官岂累真。

瓢知空似性,琴想重于身。

卧必思云切,行应待鹤频。

林间起相送,渐觉世还淳。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