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幸蜀图

掩尘黄帕哀琵琶,延秋门上乌哑哑。

侍臣趋朝漏未息,岂知辇道吹秦沙。

蛾眉绝影清渭水,太子始控飞龙騧。

手挥红甘祀香魄,尚有生荔来天涯。

三银船本少年事,臣倜进酒君王嗟。

倚毫写此图者谁,伯驹好手今犹夸。

山根潺湲碧无底,阁道蛣屈梯穿霞。

法仗细琐不暇整,从官触热欹乌纱。

就中缓辔意态殊,三郎捉鞭非翠华。

金盆皇孙不可认,疑是羽葆风回遮。

宫人军装或雁次,或稍前却载以车。

明驼夹道卧石罅,奚奴避日攀槎丫。

长鞧短鞚挂一发,高者蚁附低旋蜗。

此皆左膊印风字,尾侧赭汗流三花。

不使蹴踏渔阳儿,首俯耳帖何为耶?

峡耕无人峡田绿,悬流淙淙水满畬。

薄云千里带村角,忽转细径疏篱斜。

似闻子规响深壑,何有雪羽相笼笯。

白头父老出不意,亲见万乘临山家。

当年驰驿写嘉陵,化为飞烬随黄麻。

蜀山嵌空说王宰,讵有真迹留涪巴。

即今皴染渐剥落,松煤不复浓于鸦。

昔人画此意有托,眼明且爱烟峦赊。

黔南开府擅珍赏,更束缥带缄红牙。

形式:
收录诗词(144)

李良年(清)

李良年简介

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相关古诗词

怀顾宁人处士

清代-李良年

藏书满天下,之子独间关。

襆被穿云往,残碑拓险还。

羊肠疑汉史,鸟迹辨嵩山。

叹息草元者,栖栖蓬户间。

形式:

申丈凫盟贻书见讯且索近著寄答

清代-李良年

公子能清节,幽栖道不贫。

秫田供酿早,书屋与农邻。

北学谁高第,西方彼美人。

相逢身世感,燕草又三春。

形式:

申丈凫盟贻书见讯且索近著寄答

清代-李良年

近接霜前札,相怜塞上吟。

风沙游子路,松菊暮年心。

避世沮偕溺,寻山向与禽。

古来无独往,嗟尔竟长林。

形式:

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清代-李良年

特立人千载,平生酒数卮。

水清闲钓手,园小负花师。

招鹤从初好,听莺已后时。

向来湖海意,寂寞短筇知。

形式:

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清代-李良年

溪南三折水,近亦号沧浪。

竹外斜通渡,梅边侧置房。

宁甘老圃学,欲买异书藏。

抱膝非孤坐,春风到草堂。

形式:

暂归南村题山房左壁

清代-李良年

斜日明墟落,花时步屟过。

游人不醉少,好鸟未归多。

发白耽幽事,山青对独歌。

百年身世感,俯仰旧庭柯。

形式:

次韵王西樵司勋春夜兼书别思

清代-李良年

邗上江梅已半零,暗香萧瑟雨沈冥。

窗斜竹影摊书坐,风细林柯隔幔听。

入洛司空琴自好,过江仆射酒难醒。

明朝怕见隋堤柳,此是长亭第一亭。

形式:

八达岭

清代-李良年

丹梯直北通榆木,拂袖山烟百折登。

河注黄花衔二口,天低白草见诸陵。

行人尚忆回銮曲,碛岸曾移照妓镫。

旧迹荒寒非一概,不因六月有坚冰。

形式:

宣府

清代-李良年

龙沙燕尾承平日,北顾频烦玉辇游。

尚有罗裙传乐府,翻随羌管作边愁。

行宫寂寞双槐树,御气销沉旧酒楼。

白马青丝何限恨,徐常功业总荒丘。

形式:

宣府

清代-李良年

锁钥从来借重臣,貂珰本意揖黄巾。

一时坐失关门险,千里俄催鼓角新。

日落诸陵谁系马,客逢三月易伤春。

中丞祠下摩苍碣,始信孤忠亦有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