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余生苦晚,前辈目未识。
侧闻长老言,蕴蓄推厚德。
煌煌端毅公,古道手扶植。
南宫昔校士,良窳就陶埴。
至性实怜才,搜罗如不克。
谓宜馀泽在,十世报犹食。
公子负英才,承家奉轨则。
干人非本意,负米贫自力。
堂有白发亲,伤哉彼屺陟。
通门谒开府,愿望良易塞。
旧时桃李花,当路化荆棘。
交几厄陈蔡,归及课耕织。
不污枣囊金,正复壮行色。
螺江水新涨,帆影轻比翼。
一事足夸人,来从荔支国。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