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区钟间气,象纬诞师臣。
补衮传家学,登庸迈等伦。
端卿推世范,文靖本天人。
圣主凭依重,先皇顾问频。
蚤年登秘阁,壮岁秉洪钧。
治道从容论,吁谟密勿陈。
高深同海岳,翼赞在丝纶。
挽俗还三古,调元序五辰。
持躬方且直,爱士澹弥真。
宏奖皆才隽,旁搜极隐沦。
屡崇槐位秩,三典杏园春。
事业符天纪,声华溢地垠。
诗尤刊月露,学独辟荆榛。
揆席祯符集,台阶景福臻。
斗杓方建亥,崧岳庆生申。
厚德培仙李,长龄颂大椿。
金章传奕代,玉醴赐千巡。
共仰台星丽,光辉映紫宸。
清安徽桐城人,字敦复,号乐圃。康熙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充会试正考官。为官敬慎,卒谥文端。有《恒产琐言》、《笃素堂诗文集》等。
我闻宜山堂,结构平陵阳。
群公争赋诗,佳咏皆琅琅。
何处最宜山,奇峰出短墙。
石屋一片云,黛色映筼筜。
隔帘见幽壑,入户飞层冈。
枯藤与古木,掩映多奇光。
峰影落清泉,水面还苍苍。
何时最宜山,山静觉昼长。
朝霞与夕烟,树色分微茫。
春明山翠浓,夏雨山风凉。
明月出远岫,秋峰群相望。
何人最宜山,先生称古狂。
芒鞋筇竹杖,荷衣薜荔裳。
看山无朝暮,一卷或一觞。
手招西爽来,披襟从徜徉。
斯景与斯人,是名宜山堂。
慈仁古松树,苍老不记年。
高下近十株,为态各自妍。
中有双龙鳞,蟠曲香台前。
松顶近可摩,高枝才覆肩。
屈彼百尺势,空阶恣蜿蜒。
横侧益奇绝,影若蛟螭眠。
涛声走平地,双树撑如拳。
似此苍劲质,止宜空山巅。
藉以一片石,濯以清浅泉。
谡谡响绝壑,垂手招列仙。
何将故山态,老却车尘边。
横遭厮养辱,强索冠盖怜。
冠盖那复顾,日落生寒烟。
一夕风雨过,萎黄何忽焉。
众松失颜色,台殿增寂然。
惜彼凌霜姿,遽随群卉迁。
吾子勿复叹,物各全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