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趾右石屏南,嶞山峄岭崿且嵁。
峭壁崩厓罅欲裂,异松穴石攒如簪。
嵚崟数里俄半擘,岝峉百丈咸中弇。
峰峦移步貌改易,苍翠著面人熏酣。
崎岖鸟道陟又下,摧颓茧足缩复探。
盘回下梯身入井,啸呼命侣声出甔。
僧徒扶曳咸右袒,舆人负荷长左担。
俯躬正恐肱三折,侧足祗容剑一椷。
挽葛千寻出洞穴,诛茅一亩憩小庵。
天都东拱势翼翼,胜莲后负形沈沈。
上拥趺石宫宅稳,下临莽苍光景涵。
灵山削成隐佛土,普门应现开精蓝。
清晓梵贝响林樾,午夜佛火明烟岚。
香象拒门表奋迅,神鸦乞食离嗔贪。
随喜幸到文殊座,投瞑还同弥勒龛。
军持漉囊在何许,桑下一宿吾所惭。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 — 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