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忆东林池上水,浸地涵天清彻底。
我忆东林池上人,珠圆玉润时相亲。
果泉居士居其一,秋水为神玉为骨。
有时过我讲老庄,从容入室先升堂。
有时过我习禅定,磨破瓶砖成古镜。
有时过我出新诗,琳琅照壁光离离。
有时过我作佛事,四相三轮通二谛。
我来久住识人多,檀门熟道频波波。
三生石上见宾主,口虽不言心默许。
一朝别去两三年,水在池中月在天。
东林寂寞池水竭,天低月落琼枝折。
琼枝折兮林木空,桑榆影薄来悲风。
野人近住鹅潭上,潭上云山互相向。
一片闲云万里心,高山流水谁知音。
子期欲铸黄金贵,独抱无弦望天裔。
一弹别鹤与孤鸾,回首东林如隔世。
果泉居士知未知,黄梅路上遥相期。
种松道者今何去,乘愿重来尚未迟。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