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汤子交,耳君名巳熟。
初来长安城,欲见尘眯目。
名园一杯酒,邂逅情未属。
别时莲蕊红,怀刺久蹢躅。
忽忽秋向老,花期过黄菊。
晚赴严公招,名流趾相续。
森然授几席,后至惟尔独。
众中造膝谈,稍稍致款曲。
汤言不我欺,伊人果如玉。
似从坡陁游,迤逦入崖谷。
松篁幽径转,照我须鬓绿。
石润敛云霞,泉清作琴筑。
对之浮气尽,亟取药吾俗。
曲尺移木床,醉留同一宿。
男儿属有才,未了三千牍。
买田归可种,买书行可读。
委身俯仰中,初念固不欲。
况当摇落候,有痛忍轻哭。
凉灯一穗花,夜半开未足。
淅沥风洒窗,淋浪雨鸣屋。
明朝门外路,泥淖驴没腹。
连鞍共君出,寸步苦局趗。
纷纷疾走儿,马骋车脱辐。
即此慎所之,久要互相勖。
清浙江海宁人,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改字悔余,晚号初白老人。黄宗羲弟子。康熙三十二年举人,四十二年以献诗赐进士出身,授编修。后归里。雍正间,受弟嗣庭狱株连,旋得释,归后即卒。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有《他山诗钞》、《敬业堂集》。
巢居风俗故依然,石穴高当万木颠。
几地流移还有伴,旧时井灶断无烟。
余生兵革逃难稳,绝塞田畴瘠可怜。
为报长官宽赋敛,猕猿家息久如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