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童良仲归兰溪

尝读登科记,犹忆庚子年。

君名乃亚魁,众口争称传。

岂惟宗党重,亦为闾里贤。

授官得要地,尚尔客幽燕。

音书或间至,途路动逾千。

不谓兵革起,陵谷成变迁。

南北遂阻隔,相望各一天。

我思曷怏睹,心若摇旌悬。

君世居兰溪,我家浦水边。

相去固甚迩,鸡犬声相连。

胡为万里别,不啻参商然。

人生出处异,会晤实因缘。

去年朔方平,君挈家南还。

相逢逆旅中,把手话缠绵。

江城寒雨歇,泥淖穷巷偏。

促席竟及夕,剪烛夜忘眠。

或于风雪际,围炉拥青毡。

哦诗出险语,欲压石鼎联。

君才十倍丕,顾我何能先。

譬诸觕粝女,效颦愧妖妍。

又如低飞鸟,敛翮避鹰鹯。

此情胶漆投,此义金石坚。

还返仅半载,慰藉肯弃捐。

兴言久居此,浩然乡思牵。

今日既得请,促装买归船。

功名非吾事,身世图生全。

故山有敝庐,读书可终焉。

昔有钓游处,西郊及东阡。

邻翁纵谈谑,岁时罗酒筵。

非学高尚隐,实且脱忧煎。

闻之使我惊,我亦思林泉。

我生素狂瞽,窃禄徒备员。

几欲乞归养,日夕心乾乾。

念君挽莫留,告别一何遄。

探囊竟何有,怜剩三百钱。

沽酒劝君饮,为君写拳拳。

蒸雨急如洗,薰风爽微肩。

到家可计程,定及秋月圆。

形式:
收录诗词(48)

张孟兼(明)

张孟兼简介

明浙江浦江人,名丁,以字行。洪武初征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书成,授国子学录,历礼部主事、太常司丞。刘基尝告太祖,孟兼文章,仅次于宋濂及基。出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惩治奸猾,令相牵引,每事辄株连数十人,吏民皆畏。擢山东按察司副使,布政使吴印系僧人还俗,孟兼轻侮之。印告太祖,太祖怒而杀之。有《白石山房逸稿》。

相关古诗词

春日游钟山以溪回松风长分韵得长字

明朝-张孟兼

访古来钟阜,寻僧问草堂。

千年猿鹤静,一径石林荒。

泉落春水细,梅留腊雪香。

乡心怜薄暮,矫首碧云长。

形式:

送郑仲宗听宣

明朝-张孟兼

客里论心绪,山中有隐居。

每听深竹雨,还钓碧川鱼。

翻笑归难得,多缘计不疏。

好将天上语,子细报乡闾。

形式:

咏茶

明朝-张孟兼

佳品龙门产,先春长碧芽。

瀹泉分玉乳,烙火试云花。

沁入诗脾瘦,香清梦境赊。

相如故病渴,饮啜转风华。

形式:

过梅节悠故宅

明朝-张孟兼

梅溪尚可作,吾亦溯微湍。

力罢千金括,谋回万乘銮。

孤忠殉社稷,乱石葬衣冠。

依约曾栖处,枫邱血尚丹。

形式:

登聚宝山分韵得春字

明朝-张孟兼

踪迹怜身拙,登临纵目频。

江山如好客,花鸟故馀春。

落落行藏异,悠悠岁月新。

数茎初白发,朝夕为思亲。

形式:

北山草堂

明朝-张孟兼

草堂卜筑近嶙峋,怪石苍苔迹未陈。

涧瀑乱鸣前嶂雨,山花迟发半岩春。

每逢过客留题壁,自有居僧为卜邻。

松下茯苓今亦大,可能谋食乐终身?

形式:

金华洞天

明朝-张孟兼

洞天万仞落空翠,神仙何年上青霄。

蛟龙已去荒窟宅,鸡犬无闻遗井瓢。

冰湍洒洒暗犹落,岩雪阴阴春不销。

我欲乘风问生术,林间黄精深雨苗。

形式:

北山草堂

明朝-张孟兼

草堂面面近嶙峋,白石苍苔不染尘。

涧瀑倒吹千嶂雨,山花迟发半岩春。

云封竹户常无径,僧到斜阳可结邻。

松下茯苓今已老,那堪车马误闲身。

形式:

题鞠隐堂卷

明朝-张孟兼

玉雪为颜白发鲜,儿孙满眼见曾玄。

彩衣献寿三春酒,黄菊当期九月筵。

天上蟠桃今已熟,堂阴萱草故争妍。

丹青解写名门德,留取家声奕世传。

形式:

展闻人先生墓

明朝-张孟兼

免魄何年掩少微,裴回马鬣涕频挥。

十年灯火人何在,一代文章事已非。

衰草含烟天漠漠,空林落叶雨霏霏。

伤情更有山阳笛,吹彻梅花未忍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