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记德诗三十首谨献司徒相公 其一 兵机

惟将志业练《春秋》,早蓄雄心刬国雠。

二十年来天下事,汉皇高枕倚留侯。

形式:
收录诗词(84)

崔致远(唐)

崔致远简介

唐时新罗庆州人,字海夫,号孤云。十二岁入唐求学。僖宗乾符元年登进士第,除宣州溧水尉。广明元年入扬州高骈幕府,任都统巡官,专掌书记。光启元年,持唐使节归国。仕新罗历任翰林学士、兵部侍郎、知瑞书监,出守太山、富城二郡。年四十二弃官归,晚年隐居伽耶山海印寺。致远汉语娴熟,诗文皆擅。有《桂苑笔耕集》二十卷。

相关古诗词

兖州留献李员外

唐朝-崔致远

芙蓉零落秋池雨,杨柳萧疏晓岸风。

神思只劳书卷上,年光任过酒杯中。

形式:

陈情上太尉

唐朝-崔致远

海内谁怜海外人,问津何处是通津。

本求食禄非求利,只为荣亲不为身。

客路离愁江上雨,故园归梦日边春。

济川幸遇恩波广,愿濯凡缨十载尘。

形式:

归燕吟献太尉

唐朝-崔致远

秋去春来能守信,暖风凉雨饱相谙。

再依大厦虽知许,久污雕梁却自惭。

深避鹰鹯投海岛,羡他鸳鹭戏江潭。

只将名品齐黄雀,独让衔环意未甘。

形式:

酬杨赡秀才送别

唐朝-崔致远

海槎虽定来年回,衣锦还乡愧不才。

暂别芜城当叶落,远寻蓬岛趁花开。

谷莺遥想高飞去,辽豕宁惭再献来。

好把壮心谋后会,广陵风月待衔杯。

形式:

行次山阳续家太尉寄赐衣段令充归觐续寿信物谨以诗谢

唐朝-崔致远

自古虽夸昼锦行,长卿翁子占虚名。

既传国信兼家信,不独家荣国亦荣。

万里始成归去计,一心先算却来程。

望中遥想深恩处,三朵仙山目畔横。

形式: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一 石峰

唐朝-崔致远

巉岩绝顶欲摩天,海日初开一朵莲。

势削不容凡树木,格高唯惹好云烟。

点苏寒影妆新雪,戛玉清音喷细泉。

静想蓬莱只如此,应当月夜会群仙。

形式: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二 潮浪

唐朝-崔致远

骤雪翻霜千万重,往来弦望蹑前踪。

见君终日能怀信,惭我趋时尽放慵。

石壁战声飞霹雳,云峰倒影撼芙蓉。

因思宗悫长风语,壮气横生忆卧龙。

形式: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三 沙汀

唐朝-崔致远

远看还似雪花飞,弱质由来不自持。

聚散只凭潮浪簸,高低况被海风吹。

烟笼静练人行绝,日射凝霜鹤步迟。

别恨满怀吟到夜,那堪又值月圆时。

形式: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四 野烧

唐朝-崔致远

望中旌旆忽缤纷,疑是横行出塞军。

猛焰燎空欺落日,狂烟遮野截归云。

莫嫌牛马皆妨牧,须喜狐狸尽丧群。

只恐风驱上山去,虚教玉石一时焚。

形式:

中和甲辰年冬十月,奉使东泛,泊舟于大珠山下。凡所入目,命为篇名,啸月吟风,贮成十首寄高员外 其五 杜鹃

唐朝-崔致远

石罅根危叶易乾,风霜偏觉见摧残。

已饶野菊夸秋艳,应羡岩松保岁寒。

可惜含芳临碧海,谁能移植到朱栏。

与凡草木还殊品,只恐樵夫一例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