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希积训导归西昌

子家县城西,我家县城东。

两家世婚媾,况复文献风。

我生甫十年,时节诣王氏。

所重先代交,肯耻遗孽子。

王氏两尊翁,颙昂众具瞻。

长翁春阳煦,次翁秋霜严。

矜我故人孙,每见垂接诱。

或頫摩其颠,或引执其手。

随事赐诲教,不间精与粗。

亦或厉颜色,绳过及砭愚。

我稍辨路蹊,两翁厌尘世。

老成一凋亡,如蒙迷所逝。

后来琼台公,亦得承切磋。

终焉聚时少,不如别日多。

中岁仕京华,而翁亦继起。

同在玉堂署,还同职文史。

同心奉四圣,两京三十春。

出入常相比,居止常相邻。

有酒相劝酬,有诗相赓咏。

襟怀同一清,冰雪炯相映。

众星不逮旦,松柏见严冬。

向来亲好人,存者两衰翁。

王氏森佳儿,玉树照庭庑。

顾我独何为,忧煎迫心苦。

子出自昆冈,佩服书与诗。

他乡屡邂逅,无几辄乖离。

朝家有大事,匍匐万里至。

因遂跻高堂,觐省慰亲意。

十月蓟北寒,朔风断河流。

岂不恋侍下,公程迫难留。

我具斗酒酌,送子即远道。

追惟子先祖,中怀惄如捣。

峨峨邑黉宫,诜诜于子师。

问学资其求,言动表其仪。

才器之所成,必出良模范。

子家崇庆守,前矩犹可鉴。

为教在立本,致道而笃行。

逝川苟不息,沛然达沧溟。

坦坦白龙洲,湜湜金鱼浦。

庶闻百里间,士习追邹鲁。

形式:
收录诗词(2072)

杨士奇(明)

杨士奇简介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早年家贫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以荐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编修,入内阁,参机要。先后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廉能为天下称。英宗嗣位时方九岁,内廷有异议,赖士奇推戴,浮议乃止。又善知人,于谦、周忱、况钟之属皆为所荐。卒谥文贞。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

相关古诗词

寄尤文度

明朝-杨士奇

苦忆尤参议,投簪养病劳。

卑栖人总厌,闲散自能高。

厨却胡奴米,门深仲蔚蒿。

平生冰雪意,犹足重吾曹。

形式:

闻角

明朝-杨士奇

风静周庐夕,营门角起愁。

不须三弄彻,对月泪先流。

杨柳飘还合,梅花落未休。

乡心已无限,况复在边州。

形式:

赋得沧浪送陈景祺之襄阳知府

明朝-杨士奇

汉水带襄城,沧浪旧有名。

分符来五马,如练照双旌。

济涉思为楫,听歌想濯缨。

须令郡人说,堪比使君清。

形式:

送给事中姚山赴河南佥宪

明朝-杨士奇

观风在激扬,今喜擢苏章。

袖有银台笔,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宪节,嵩岳对公堂。

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

形式:

送胡元节广西宪使

明朝-杨士奇

骢马赤茸鞧,临歧嘶未休。

朝廷用儒雅,风纪得才猷。

天远三湘外,霜含八桂秋。

贪渔嗟薄俗,表率在名流。

形式:

晚同宗豫少保自孙庄先行诣清河途中奉寄勉仁少傅弘济太常

明朝-杨士奇

载书先发赴前营,雨浥飞埃晚更晴。

人喜望家三舍近,马知归路四蹄轻。

风飘点点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树明。

却忆今宵毡帐底,翠壶红烛伴双清。

形式:

从游西苑

明朝-杨士奇

广寒宫殿属天家,晓从宸游驻翠华。

琼液总颁仙掌露,金支皆插御筵花。

棹穿萍藻波间雪,旗飐芙蓉水上霞。

身世直超人境外,玉盘亲捧枣如瓜。

形式:

邳州城下夜雨

明朝-杨士奇

薄暮风色寒,移舟宿前渚。

欹枕不成眠,孤篷夜来雨。

形式:

夜发清江口

明朝-杨士奇

日落烟水寒,解缆清江渚。

中夜北风来,相送潭州去。

形式:

夹沟遇邑人问家信

明朝-杨士奇

闻道故乡来,辞家今远近。

恐有南京书,停舟试相问。

形式: